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初期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呼吸道有咳嗽、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表现,儿童初期症状可能不典型,老年多伴基础病且恢复弱需关注生命体征与症状进展。
一、全身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初期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研究表明发热程度可从低热(体温37.3~38℃)到高热(体温≥39℃)不等,这是机体免疫系统针对病毒感染做出的应激反应;同时,乏力也是常见全身症状之一,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缺乏力气,这与病毒侵袭机体后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及能量代谢改变相关,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肌肉酸痛,多因病毒感染导致肌肉组织发生炎性反应所致。
二、呼吸道症状
初期常见呼吸道相关表现,咳嗽较为多见,可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痰,是呼吸道受到病毒刺激后引发的防御性反射;咽干、咽痛也较为常见,是病毒侵袭上呼吸道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及炎症反应的结果;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鼻塞、流涕症状,这是病毒感染引起鼻腔黏膜炎症、分泌物增多所致,但相对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比例稍低。
三、特殊人群表现差异
1.儿童群体:初期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部分儿童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发热、咳嗽,也有少数儿童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情况,需密切观察儿童整体状态,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相对较快。
2.老年群体:由于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感染初期可能在原有基础疾病症状基础上叠加新冠相关症状,比如可能发热症状相对不典型,但呼吸道症状可能与基础疾病导致的呼吸道不适相混淆,且老年人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需更加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及症状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