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即直肠脱垂症状随病情发展而异,早期排便见直肠黏膜脱出伴坠胀感,进展时脱垂变长需手推回等,长期可致括约肌松弛等;治疗分非手术与手术,非手术包括一般治疗(儿童改善排便习惯、成人盆底肌锻炼)、药物治疗(局部用收敛剂、便秘用缓泻剂),手术适用于严重非手术无效者,儿童多非手术,成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考虑手术。
一、脱肛的症状
脱肛即直肠脱垂,其症状随病情发展有不同表现。早期排便时可见直肠黏膜脱出,长度多在3~5厘米,便后可自行回纳,常伴有肛门坠胀感;病情进展时,脱垂长度增加至5~10厘米甚至更长,需用手推回,部分患者在咳嗽、行走、下蹲等腹压增加时也可脱出,脱出后局部可出现肿胀、疼痛,若脱垂黏膜发生嵌顿,疼痛加剧且可能出现缺血坏死;长期脱垂可致肛门括约肌松弛,有黏液渗出刺激肛周皮肤引发瘙痒。儿童脱肛多为黏膜脱垂,常因排便用力等诱发,多可自行回纳;成人脱肛则可能因盆底组织松弛等因素,症状相对更显著。
二、脱肛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儿童脱肛多可通过改善排便习惯自愈,需避免便秘、腹泻,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避免用力过猛;成人可进行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以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利于改善脱垂症状。
药物治疗:局部可使用收敛剂(如5%鞣酸软膏等),有保护黏膜、减轻炎症的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便秘等因素诱发的脱肛,可适当使用缓泻剂缓解便秘,但应避免长期依赖。
(二)手术治疗
适用于脱垂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直肠悬吊固定术、黏膜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评估后选择。儿童脱肛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需谨慎,因其身体尚处发育阶段;成人若脱垂频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则考虑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