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肛瘘是瘘管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多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发展而来有反复肛周流脓肿痛等表现可通过肛门指诊等诊断需手术治疗挂线疗法等儿童需精准操作加强肛周护理老年要评估基础疾病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一、定义
高位肛瘘是指瘘管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的肛瘘。肛管直肠环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壁纵肌的下部、肛管外括约肌的浅部、深部及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纤维共同组成,此肌环对肛管起重要括约作用,高位肛瘘的瘘管跨越该环上方。
二、病因
多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发展而来,肠道细菌感染等引发脓肿,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肛瘘,若初始感染部位深、未及时规范治疗等,易形成高位肛瘘。
三、临床表现
1.反复肛周流脓:流脓可时有时无,外口暂时封闭时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之后破溃又会流脓。
2.肿痛:因瘘管位置高,患者自觉症状相对复杂,不同患者因瘘管走行不同,肿痛表现有差异。
四、诊断方法
1.肛门指诊:可触及条索状瘘管。
2.肛门镜检查:观察肛管内情况,协助发现内口相关表现。
3.探针检查:初步探查瘘管走行。
4.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能清晰显示瘘管与肛管直肠环的关系等。
五、治疗原则
需手术治疗,因高位肛瘘难通过保守治疗治愈。手术方式有挂线疗法等,挂线疗法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蚀作用药线的机械压迫作用缓慢切开肛瘘,手术时需充分评估瘘管与肛管直肠环位置关系以选择合适术式,避免一次性切断肛管直肠环导致肛门失禁。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其解剖结构相对特殊,手术时需精准操作,避免损伤肛管直肠环影响肛门功能,术后要加强肛周护理,密切观察恢复情况。
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手术前后需评估基础疾病对手术耐受的影响,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注意营养支持以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