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属双链DNA正痘病毒科病毒颗粒呈砖形或椭圆形耐寒,传播主要经空气飞沫及直接接触污染物品,感染有潜伏期发病初现全身症状后皮肤依次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等不同类型临床表现,历史曾大规模肆虐后全球接种1980年被消灭现仅少数实验室保存样本,可通过病毒分离培养鉴定或血清学检测辅助诊断,儿童接种需评估健康状况孕妇需专业医生评估风险效益比免疫缺陷者接种遵专业医疗建议权衡风险益处。
一、基本特征
天花病毒属双链DNA病毒,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砖形或椭圆形,具有核心与侧体结构,耐寒性较强,在痂皮、尘土及被服中可存活数月至一年半。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感染,密切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用具等亦可致病。
三、临床表现
感染后通常有7-17天潜伏期,发病初期出现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1-2天后皮肤依次出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最终结痂脱落后遗留瘢痕,不同类型天花(如重型、轻型)临床表现存在差异,重型天花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四、历史与防控
历史上天花曾大规模肆虐致大量人员死亡,通过全球广泛开展天花疫苗接种,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目前仅少数实验室保存天花病毒样本用于科学研究。
五、实验室检测
可通过病毒分离培养鉴定天花病毒,如将样本接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等进行病毒分离;也可通过血清学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辅助诊断。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接种天花疫苗时需评估健康状况,若有发热、急性疾病等应暂缓接种,接种后需密切观察异常反应;孕妇接种天花疫苗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风险效益比;对于有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者,接种天花疫苗需严格遵循专业医疗建议,权衡接种风险与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