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临床表现有持续发热(成人多稽留热、婴幼儿波动大)、神经系统成人表情淡漠等儿童易激惹嗜睡等、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腹胀等儿童易腹泻、病程7-14天左右出现胸腹部玫瑰疹、病程中肝脾轻度至中度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减少中性粒降低淋巴相对增多,血培养1-2周阳性率高骨髓培养更高,肥达反应解读需结合年龄不能单纯依成人标准要综合临床表现等。
一、临床表现特征
1.发热表现:多为持续发热,常呈稽留热型,体温可于39~40℃左右持续1~2周以上,婴幼儿体温波动相对较大,可能不呈现典型稽留热,需结合其体温调节特点综合判断。
2.神经系统表现:成人多有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等表现,儿童因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可能出现易激惹、嗜睡等非典型神经精神症状,需关注其精神状态变化。
3.消化系统表现:常见食欲不振、腹胀,部分患者有便秘或腹泻,儿童消化系统功能未完全成熟,腹泻相对更易发生,需留意大便性状及频率变化。
4.皮疹特征:病程7~14天左右可出现玫瑰疹,多见于胸腹部,儿童皮肤娇嫩,观察皮疹时需轻柔且细致,注意与其他皮疹鉴别。
5.肝脾肿大情况:病程中可出现肝脾轻度至中度肿大,儿童肝脏相对成人更为脆弱且发育未成熟,肿大时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及腹部体征。
二、实验室检查特征
1.血常规改变:白细胞计数多减少,中性粒细胞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儿童血细胞计数有其生理范围,需依据儿童年龄对应的正常参考值判断异常情况。
2.病原学检查特点:血培养在病程1~2周阳性率较高,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更高,儿童采血难度相对较大,骨髓穿刺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及规范流程以保证结果准确性。
3.肥达反应特点:伤寒杆菌抗体检测的肥达反应结果解读需结合年龄因素,儿童抗体产生规律与成人不同,不能单纯依据成人标准判断,需综合临床表现与其他检查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