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热由炭疽芽孢杆菌引发分皮肤、吸入、胃肠型,皮肤炭疽通过接触患病动物皮毛等传播,表现为皮肤局部丘疹水疱溃疡焦痂,吸入性炭疽因吸入含芽孢气溶胶致病,初期似感冒后呼吸窘迫,胃肠性炭疽由食用污染未煮熟肉类致,有恶心呕吐腹痛血便等症状,靠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及实验室检查诊断,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儿童应避免接触患病动物制品,接触可疑物质后异常需就医,老年人感染后病情进展快需密切监测,有基础疾病人群治疗需综合考量基础疾病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定义
炭疽热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依据感染途径不同可细分为皮肤炭疽、吸入性炭疽、胃肠性炭疽等类型。
二、病原体特征
炭疽芽孢杆菌属革兰氏阳性杆菌,具备形成芽孢的特性,芽孢抵抗力极强,能在环境中存活数年乃至数十年。
三、传播途径
皮肤炭疽:主要通过接触患病动物的皮毛、肉类等实现传播。
吸入性炭疽:是因吸入含有芽孢的气溶胶而致病。
胃肠性炭疽:通常是食用被污染且未煮熟的肉类等所致。
四、临床类型及表现
皮肤炭疽:较为常见,症状表现为皮肤局部出现丘疹、水疱,进而发展为溃疡并形成黑色焦痂。
吸入性炭疽:初期症状类似感冒,随后会出现严重呼吸窘迫等状况。
胃肠性炭疽: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血便等症状。
五、诊断方式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实验室可通过涂片镜检、细菌培养等手段发现炭疽芽孢杆菌。
六、治疗原则
一旦怀疑患有炭疽热,需立刻隔离治疗,采用青霉素等抗生素开展抗感染治疗。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因其免疫力相对较低,应避免接触患病动物及其制品,若接触相关可疑物质后出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感染后病情可能进展更快,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不适要尽早诊治。
有基础疾病人群:感染后可能使基础疾病加重,治疗时需综合考量基础疾病状况,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