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治疗包括生活习惯调整,即增加膳食纤维、保证水分摄入、避免久坐久站、规律排便以预防便秘刺激;局部清洁坐浴,每日温水清洗肛周并坐浴;药物治疗用含激素、局麻或复方角菜酸酯等的外用软膏;严重疼痛肿胀等保守无效或有血栓时考虑手术;孕妇优先一般治疗慎用药,老年人需综合考量基础病调整饮食、谨慎用药及评估手术耐受。
一、一般治疗
1.生活习惯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取,像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水果(苹果、香蕉等)、全谷物等,每日保证充足水分摄入,让粪便软化,预防便秘,降低粪便对外痔的刺激;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定时起身活动,促进肛周血液循环;养成规律排便习惯,控制排便时长,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或久蹲。
2.局部清洁与坐浴:每日用温水清洗肛周,维持局部清洁;每日进行温水坐浴,水温保持在37~40℃,每次坐浴15~20分钟,有助于减轻肛周水肿,缓解疼痛不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二、药物治疗
可运用外用药物缓解症状,例如含糖皮质激素成分(如氢化可的松)的软膏,有抗炎、止痒功效;含局麻药物(如利多卡因)的软膏,能暂时缓解疼痛;还有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可保护肛周黏膜,减轻不适。
三、手术治疗
当外痔出现严重疼痛、肿胀,经保守治疗无效,或伴有血栓形成等状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外痔切除术等,但手术需严格把控适应证,全面评估患者状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外痔治疗需谨慎,优先采用一般治疗手段,如调整饮食、温水坐浴等,避免随意用药,若确需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分娩后依据恢复情况再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治疗时要综合考量。一般治疗中需格外留意避免因便秘加重外痔症状,可适度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协助排便;药物使用需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从而影响基础疾病控制的药物;手术治疗需充分评估身体耐受程度,由医生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