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保护效果非绝对且个体免疫应答有差异,结核菌有变异菌株可逃避疫苗免疫防御,免疫缺陷者及长期用免疫抑制剂者接种后难产生有效免疫,接种后需时间建立保护,期间接触结核菌易患病。
一、疫苗保护效力的个体差异与局限性
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的常用疫苗,但疫苗的保护效果并非绝对。不同个体接种卡介苗后,体内产生的免疫应答存在差异,部分人群可能因免疫应答不足,无法有效抵御结核菌的侵袭。例如,有研究表明,卡介苗对儿童重症肺结核的保护效力约为50%-80%,但对成人肺结核的保护效果相对较弱,且随着时间推移,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作用会逐渐减弱。
二、结核菌自身特性影响
结核菌具有多种变异菌株,部分毒力较强或具有特殊耐药性的菌株可能逃避疫苗所诱导的免疫防御机制。结核菌可通过改变自身抗原结构等方式,降低与疫苗诱导产生的免疫效应物质的结合能力,从而在接种疫苗后仍能感染人体引发肺结核。
三、个体免疫状态的影响
(一)免疫缺陷相关情况
若个体本身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其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接种疫苗后难以产生足够强度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来对抗结核菌。此外,处于艾滋病感染状态的人群,由于HIV病毒攻击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严重下降,即便接种了卡介苗,也无法有效抵御结核菌的感染,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二)其他免疫抑制因素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如因器官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异反应的患者,其免疫系统处于被抑制状态,接种卡介苗后的免疫应答受到抑制,无法有效产生针对结核菌的保护性免疫,从而容易在接种疫苗后仍感染肺结核。
四、接种疫苗后的时间因素
卡介苗接种后,人体需要一定时间来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在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尚未完全建立之前,若接触到结核菌,就可能发生感染并引发肺结核。例如,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一般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才能逐步形成稳定的免疫保护,在此期间若接触结核菌,仍有患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