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是齿状线以上由直肠上静脉丛扩张迂曲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有便后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脱出、瘙痒等症状,好发于截石位3、7、11点处,按分度有Ⅰ度至Ⅳ度不同表现,孕妇需避免久坐久站保持便畅,老年人要增膳食纤维保便通,儿童少见但长期便秘等可引发需培养良好排便习惯。
一、内痔的定义
内痔是发生在齿状线以上的痔,由直肠上静脉丛扩张、迂曲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肛肠疾病中常见的一种。
二、症状表现
1.出血:多表现为便后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一般无疼痛,这是因为内痔表面为直肠黏膜,痛觉神经不敏感,出血通常与粪便不混合。例如,患者排便后可见马桶内有鲜红色血液,或厕纸上有血迹。
2.脱出:初期内痔可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进展,内痔脱出后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若脱出的内痔发生嵌顿,会引起剧烈疼痛、水肿、淤血甚至坏死。
3.瘙痒:因内痔脱出可刺激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肠液流出肛门外,刺激肛周皮肤,从而引起瘙痒不适。
三、特点详述
1.好发部位:好发于截石位3、7、11点处,此部位直肠上静脉丛无静脉瓣,血液易淤积,是内痔的常见发病位置。
2.分度特点
Ⅰ度: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无内痔脱出,排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
Ⅱ度:便血常见,排便时内痔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
Ⅲ度:便血减少,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内痔脱出,需用手推回。
Ⅳ度:内痔脱出不能回纳或回纳后又脱出,常伴有疼痛、水肿等症状。
四、特殊人群情况
孕妇:孕期盆腔压力增加,容易诱发内痔,需注意避免久坐久站,保持大便通畅,可适当进行温和的活动,如散步等,以减少内痔发作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便秘发生率高,而便秘是诱发内痔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年人需注意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
儿童:儿童相对少见内痔,但如有长期便秘等情况也可能引发,需培养良好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蹲厕,鼓励儿童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正常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