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疼痛可通过温水坐浴利用温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调整体位避免长时间同一姿势减轻部位压力、饮食增加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并避免刺激性食物来非药物缓解,还可使用外用痔疮膏或栓剂辅助,若保守治疗无效且疼痛剧烈则由医生评估病情后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前需评估全身状况尤其老年或有基础疾病者,术后需加强护理。
一、非药物干预缓解疼痛
1.温水坐浴:利用温水的温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内痔肿胀带来的疼痛。一般建议水温保持在37~40℃,每次坐浴时间为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需注意坐浴时要确保臀部完全浸没在水中,以达到较好的缓解效果,同时要关注水温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皮肤感觉不太敏感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等)更要留意水温。
2.调整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久坐或久站,可适当增加走动、变换坐姿等,减轻内痔部位的压力,从而缓解疼痛。例如办公人群每隔1小时左右起身活动5~10分钟,孕妇也可通过适当散步等方式调整体位。
3.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食用新鲜蔬菜(如芹菜、菠菜等)、水果(如香蕉、苹果等)及全谷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时用力排便加重内痔疼痛。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这类食物可能会刺激直肠肛门部位,加重局部充血水肿,进而加剧疼痛。
二、药物辅助缓解疼痛
可使用外用的痔疮膏或栓剂,这类药物通常具有消肿、止痛、止血等作用。但不同人群使用需谨慎,例如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药物;儿童由于其生理特殊性,应避免自行使用成人痔疮药物,需在儿科医生或肛肠科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合适的药物。
三、手术干预情况
若经保守治疗后内痔疼痛仍剧烈且保守治疗无效,需由医生评估病情后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会根据内痔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决定,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但手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或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人群,要确保其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术后也要加强护理,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