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前驱期有多为非特异性表现且伤口若有咬伤抓伤史可现异样感觉易被忽视,兴奋期有恐水怕风、神经精神症状及体温升高等表现,麻痹期是肌肉痉挛停止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终致呼吸循环衰竭,儿童患者易现高热惊厥且病情进展快,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易被基础疾病掩盖需综合病史及检查鉴别。
一、前驱期症状
狂犬病前驱期多持续1~4天,此阶段患者常出现非特异性表现,如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等,类似普通感冒症状。同时,患者可能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等刺激较为敏感,且伤口部位(若有被狂犬或疑似狂犬动物咬伤、抓伤史)可出现痒、痛、麻等异样感觉,这是由于病毒在周围神经处繁殖刺激神经末梢所致,此阶段症状易被忽视。
二、兴奋期症状
1.恐水与怕风:此期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患者听到流水声、见到水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称为恐水,是狂犬病的典型症状,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同时,风吹、光照、声响等刺激也可引发咽肌痉挛,导致患者极度痛苦。
2.神经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失常、幻觉、谵妄等表现,如躁动不安、乱喊乱叫,可能因幻觉出现伤人、自伤等行为。此外,体温可升高至38~40℃,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患者还可能出现大汗淋漓、流涎等症状。
三、麻痹期症状
兴奋期持续数小时至2~3天后,患者肌肉痉挛逐渐停止,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阶段。此时患者由安静转为昏迷,呼吸微弱不规则,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此期患者肌肉松弛,感觉减退,反射消失,可出现肢体软瘫等表现。
四、特殊人群表现特点
儿童患者:儿童感染狂犬病后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更易出现高热、惊厥等表现,且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神经系统反应等,因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排查。
老年患者: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免疫功能可能下降,狂犬病症状可能不典型,前驱期症状可能被基础疾病掩盖,兴奋期恐水、怕风等表现可能不如青壮年典型,需综合病史及相关检查进行鉴别诊断,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