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感染可因多种因素引发,上行感染最常见,女性尿道短宽且近肛门易致肛门周围细菌上行侵入膀胱甚至肾脏,男性有尿道梗阻时也会发生上行感染;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因高血糖利于细菌繁殖且自身免疫可能受影响易感染,长期用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因免疫功能受损易感性增加;尿道存在结石等病变致尿液引流不畅使细菌持续滋生引发感染;性生活会推动细菌入尿道,女性性生活后感染发生率相对升高;医疗操作中如,导尿等侵入性操作不规范致外界细菌带入尿道破坏防御屏障引发感染。
一、病原体入侵途径
尿道感染主要由病原体入侵引起,其中上行感染是最常见的途径。女性尿道短(约3-5厘米)且宽,并且靠近肛门,肛门周围的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容易沿着尿道上行侵入膀胱甚至肾脏引发感染。而男性尿道相对长且有生理结构特点,但当存在尿道梗阻等情况时也可能发生上行感染。
二、机体防御功能下降
1.基础疾病影响: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机体的血糖水平异常,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同时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使得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
2.免疫力低下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艾滋病患者等,其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减弱,从而增加了尿道感染的易感性。
三、尿道局部因素
当尿道存在结石、狭窄、肿瘤等病变时,会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尿液中残留的细菌难以被完全冲刷排出,细菌在局部持续滋生繁殖,进而引发尿道感染。例如尿道结石会阻塞尿道,使尿液流通受阻,为细菌定植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性生活相关因素
性生活过程中,会推动细菌进入尿道。女性在性生活后尿道感染的发生率相对升高,这是因为性生活可能会机械性地将外阴及阴道内的细菌挤入尿道,尤其是不注意性生活卫生时,这种风险更高。
五、医源性因素
在医疗操作中,如导尿、膀胱镜检查等侵入性操作,可能会将外界的细菌带入尿道,破坏尿道的正常防御屏障,从而引发尿道感染。例如导尿时,如果操作不规范,没有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就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