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脱出是肛管齿状线以上内痔组织因自身病理改变及腹压增高等外界因素脱离原位置脱出肛门外,成因与内痔病理改变及外界诱发因素相关,初期排便时脱出便后多可自行回纳伴便时滴血等,进展期脱出加重需手助回纳或嵌顿致剧痛等,按程度分不同阶段,受生活方式及孕妇、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影响,需依病情采取对应处理措施出现脱出不能回纳等严重情况时及时就医。
一、定义
内痔脱出是指因各种因素导致肛管齿状线以上的内痔组织脱离其原本位置,脱出肛门外的病理现象。内痔是由直肠下端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当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受腹压增加等影响时,即可出现脱出。
二、成因
主要与内痔本身的病理改变及外界诱发因素相关。内痔组织因静脉曲张、支持结构薄弱等,在腹压增高时(如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困难等),易脱离原位置脱出肛门外。
三、症状表现
1.初期表现:排便时内痔可脱出肛门,便后多可自行回纳,一般无明显疼痛,可能仅有便时滴血或手纸上带血。
2.进展期表现:脱出程度加重,需用手辅助才能回纳,部分患者脱出后若未及时回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内痔长期脱出不能回纳甚至嵌顿,可导致剧烈疼痛、水肿、坏死等。
四、脱出程度分类
Ⅰ度:排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回纳。
Ⅱ度:脱出后需用手辅助回纳。
Ⅲ度:长时间脱出不能回纳。
Ⅳ度:内痔长期脱出嵌顿,常伴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坏死等严重情况。
五、影响因素
1.生活方式:长期久坐久站、缺乏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长期低纤维饮食致便秘)等,易增加腹压,诱发内痔脱出。
2.特殊人群:
孕妇:孕期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影响直肠静脉回流,易发生内痔脱出,需避免久坐久站,保持大便通畅。
老年人:盆底肌松弛、肠道功能减退等,易出现内痔脱出,需适度运动,维持肠道正常蠕动。
儿童:相对少见,但长期便秘等也可能引发,应注重培养良好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蹲便。
内痔脱出需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若出现脱出不能回纳、剧烈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