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通常起病急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症状相对轻,新冠症状多样有重症情况,甲流冬春季流行飞沫传播,新冠传播力强途径多呈全球流行态势,病原学检测均用核酸检测,甲流血清学IgM感染后1周内出现,新冠发病3-5天后出现,儿童甲流防高热惊厥新冠需关注呼吸,老人及基础病患者病情进展快需加强监测防护。
一、症状表现差异
1.甲流:通常起病急,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较明显,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出现咳嗽、咽痛等。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多样,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有鼻塞、流涕、咽痛、嗅(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部分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可出现呼吸困难等。
二、流行病学特点差异
1.甲流:具有季节性,多在冬春季流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播力强,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气溶胶等,人群普遍易感,疫情呈全球性流行态势,不同变异株传播特点有差异。
三、实验室检查差异
1.病原学检测
甲流:可通过实时荧光RT-PCR检测标本中的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来明确诊断;血清学检查中,甲型流感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多在感染后1周内出现,IgG抗体恢复期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用实时荧光RT-PCR等方法检测标本中的新冠病毒核酸;血清学检查中,新冠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多在发病3~5天后出现,IgG抗体滴度恢复期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感染甲流或新冠后,甲流可能导致高热惊厥等,需密切监测体温,及时采取退热等对症措施;新冠感染儿童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也需关注病情变化,尤其小年龄儿童出现呼吸急促等表现时要及时就医。
2.老年人及基础病患者:此类人群感染甲流或新冠后,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甲流可导致原有基础病加重,新冠感染也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需加强健康监测,如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平时应做好防护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