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经被污染水或食物经消化道入侵人体繁殖释放内毒素致病,初期体温缓慢上升伴全身不适等非特异表现易被忽视,极期有持续稽留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缓解期体温渐降中毒症状减轻需警惕并发症,恢复期体温正常症状体征消失肠道病变需长时修复,儿童症状不典型易并发支气管炎或肺炎,老年体温多不高全身症状轻易现严重并发症预后差,孕妇病情可能较重流产早产风险增加需密切监测母婴状况。
一、伤寒病的定义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经消化道入侵人体,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内毒素致病。
二、伤寒的症状表现
(一)初期(病程第1周)
体温呈缓慢上升趋势,多为38℃左右,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易被忽视。
(二)极期(病程第2-3周)
1.高热:多为持续稽留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约10-14天。
2.相对缓脉:脉搏加快不明显,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
3.全身中毒症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严重时可出现谵妄、昏迷或脑膜刺激征(提示虚性脑膜炎)。
4.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腹胀,部分患者有便秘,少数表现为腹泻。
5.玫瑰疹:病程7-14天出现,为淡红色小斑丘疹,直径2-4mm,压之褪色,数量少(一般<10个),多见于胸、腹部,也可见于背部及四肢。
6.肝脾肿大:多为轻度肿大,质地柔软,伴压痛。
(三)缓解期(病程第3-4周)
体温逐渐下降,全身中毒症状减轻,食欲开始恢复,但仍需警惕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四)恢复期(病程第5周左右)
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和体征消失,食欲逐渐恢复,但肠道病变需较长时间修复。
三、特殊人群伤寒的特点
儿童伤寒:症状常不典型,体温波动较大,胃肠道症状相对不突出,玫瑰疹较少见,易并发支气管炎或肺炎。
老年伤寒:体温多不高,全身症状较轻,但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肠道出血、穿孔等,病情进展快,预后较差。
孕妇伤寒:病情可能较重,流产、早产风险增加,需密切监测母婴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