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急性化脓性感染形成脓肿多见于20-40岁男性儿童可发病主要源于肛腺感染也有外伤等诱因临床表现有肛周脓肿等不同类型的局部全身症状儿童肛腺发达表现不典型成人与生活方式等有关诊断靠临床表现直肠指诊及超声等辅助治疗主要是手术切开引流术后需保持肛周清洁定期换药。
一、定义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它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儿童也可发病。
二、病因
主要源于肛腺感染,肛窦易受损伤(如粪便擦伤等)及感染,感染沿肛腺管蔓延至直肠肛管周围间隙,从而引发脓肿。此外,外伤、克罗恩病等也可能成为诱因,但最常见的还是肛腺感染所致。
三、临床表现
(一)局部表现
1.肛周脓肿:肛周持续性跳动性疼痛,行动不便,坐卧不安,病变处明显红肿,有硬结和压痛,脓肿形成后可有波动感。
2.坐骨直肠窝脓肿:开始为患侧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为明显跳痛,坐立不安,排便或行走时疼痛加剧,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直肠指诊可触及患侧有压痛性肿块,甚至有波动感。
3.骨盆直肠窝脓肿:全身症状较为明显,如高热、寒战、乏力等,局部症状相对较轻,仅有直肠坠胀感及便意不尽感,直肠指诊可在直肠壁上触及压痛性肿块,有波动感。
四、不同人群特点
(一)儿童
儿童肛腺相对发达,更易发生肛腺感染进而引发直肠肛管周围脓肿,临床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需密切关注肛周是否有红肿、患儿是否有哭闹不安等情况。
(二)成人
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长期久坐、饮食不规律(如喜食辛辣刺激食物)、免疫力低下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有肛窦炎等病史的人群更易罹患。
五、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直肠指诊,直肠指诊可发现肛管直肠内有触痛性肿块或波动感肿物。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深部脓肿的位置及范围,必要时还可进行CT等检查辅助诊断。
六、治疗原则
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开引流,通过手术将脓肿切开,排出脓液,以缓解症状,促进愈合。术后需保持肛周清洁,定期换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