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确诊检查方法包括痰结核菌检查(痰涂片镜检、痰结核菌培养)、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血液检查(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炎症指标)、活检,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病患者检查时各有特点。
1.痰结核菌检查:
痰涂片镜检:是简单快速的检查方法,取患者痰液涂片后抗酸染色,若找到抗酸杆菌,有重要诊断意义,但阳性率有限。
痰结核菌培养:将痰液接种于培养基培养,可确定结核菌是否生长,培养阳性不仅确诊还能做药物敏感试验,一般需2-6周出结果。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是常用筛查方法,可发现肺部病变部位、范围、病变性质等,典型肺结核X线有特征表现,如浸润影、空洞、钙化等,但早期可能不典型。
胸部CT检查:对微小病变、隐蔽部位病灶、纵隔淋巴结病变等比X线更敏感,能更清晰显示病变细节,帮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范围。
3.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
在前臂皮内注射PPD,48-72小时观察结果,根据硬结直径判断。虽不是确诊依据,但对儿童、青少年等有参考价值,阳性提示感染过结核菌或接种过卡介苗,强阳性对活动性结核有辅助诊断意义,需结合临床。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对支气管内膜结核、了解有无支气管狭窄等有帮助,可在镜下直接观察病变,取分泌物或刷检、活检做结核菌检查,对诊断和鉴别有价值,尤其对支气管结核。
5.血液检查: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通过检测全血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结核菌特异抗原、抗体等,辅助诊断,阳性提示近期感染结核菌。
炎症指标: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提示体内有炎症反应,对判断结核活动度有一定参考,但非特异性。
6.活检:
对肺部病变组织或淋巴结等活检,病理检查见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等病变,可确诊,尤其疑难病例。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肺结核时,PPD试验可能有不同表现,需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老年人免疫功能可能下降,检查时要注意操作配合;有基础病如糖尿病等患者,肺结核检查中要兼顾基础病情况,比如高血糖可能影响痰检等操作舒适度,需做好沟通和检查前准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