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根据感染途径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等,不同类型症状有别。皮肤炭疽初期面颈手肩等裸露部位现斑疹丘疹,后变水疱、坏死成黑色焦痂,伴全身症状;肺炭疽初似感冒,后病情急重致呼吸循环衰竭;肠炭疽有严重胃肠道症状及高热、全身中毒症状,不同人群症状表现基本遵循规律,儿童全身症状隐匿,女性特殊时期影响病情耐受恢复,有基础病史者症状更复杂。
一、皮肤炭疽
初期表现:多发生于面、颈、手、肩等裸露部位。感染后1-3天局部出现斑疹或丘疹,随后丘疹变为水疱,周围组织显著肿胀且硬,水疱内容物先清亮后变为血性,周围可出现成群小水疱,水肿区扩大。一般在水肿发生后1-2天,水疱破溃、坏死并形成黑色焦痂,焦痂周围皮肤暗红,伴有非凹陷性水肿。
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且常显著疼痛、压痛,同时可伴有发热(体温可在38-39℃左右)、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全身症状较轻,但局部症状重。
二、肺炭疽
初期类似感冒症状:起病多较急,初始可出现低热、乏力、肌肉酸痛、咳嗽、胸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持续1-2天。
病情进展表现:随后病情迅速加重,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发绀、大汗、心率增速、颈胸部肿胀等,可伴纵隔及颈部皮下水肿、胸腔积液等。患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在短期内死亡。
三、肠炭疽
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带血;腹痛可为持续性剧痛或绞痛;腹泻多为水样便或血水样便。
全身症状:同时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左右,患者可迅速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精神萎靡、烦躁不安、休克等,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炭疽病的症状表现基本遵循上述规律,但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受限,全身症状可能更为隐匿,需密切观察;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抵抗力可能有一定波动,但炭疽病症状本身主要由感染炭疽杆菌导致,不会因性别差异出现本质不同的特异性症状,但特殊时期身体状态可能影响对病情的耐受及恢复等情况。有基础病史的患者感染炭疽病后,全身症状可能更为复杂,需综合基础病史情况进行判断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