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梗阻分先天性与后天性,先天性有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输尿管瓣膜息肉、膀胱输尿管反流,后天性包含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腹腔或盆腔肿瘤压迫;膀胱输尿管反流因连接部抗反流机制异常致尿液逆流,婴幼儿多见成人可因医源性等因素且长期反流致肾积水;神经源性膀胱因多种原因致神经功能障碍影响膀胱排尿,如脊髓损伤等致上尿路扩张积水。
一、尿路梗阻
(一)先天性因素
1.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这是儿童肾积水常见的先天性原因,胚胎发育过程中该部位发育异常,导致尿液从肾盂流入输尿管受阻,进而引起肾积水。
2.输尿管瓣膜、息肉:输尿管内先天存在的瓣膜或息肉会阻碍尿液通行,影响尿液正常引流。
3.膀胱输尿管反流:婴幼儿时期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发育不完善,尿液可从膀胱反流至输尿管甚至肾盂,长期反流可引发肾积水,成人也可能因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功能障碍等原因出现。
(二)后天性因素
1.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可阻塞尿路,导致尿液排出不畅,近端尿路扩张形成肾积水。例如,肾结石移动过程中嵌顿在输尿管,会引起梗阻上方肾盂肾盏积水。
2.肿瘤:泌尿系统的肿瘤,如肾肿瘤、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等,可压迫或阻塞尿路,造成尿液引流障碍。例如,肾盂肿瘤生长可堵塞肾盂出口,导致肾积水。
3.前列腺增生:男性中老年常见疾病,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进而引起上尿路积水,表现为肾积水。
4.腹腔或盆腔肿瘤压迫:如宫颈癌、直肠癌等盆腔肿瘤,或腹膜后肿瘤等腹腔肿瘤,可压迫输尿管,使尿液排出受阻,引发肾积水。
二、膀胱输尿管反流
由于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抗反流机制异常,尿液从膀胱逆流至输尿管和肾盂,常见于婴幼儿,与该部位发育未成熟有关;成人也可因医源性因素(如膀胱镜检查等)或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结构异常等导致反流,长期反流可导致肾积水。
三、神经源性膀胱
多种原因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影响膀胱排尿功能,如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等,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尿道括约肌功能失调,尿液无法正常从膀胱排出,进而引起上尿路扩张积水。例如,脊髓损伤患者因支配膀胱的神经受损,膀胱排空不全,易发生肾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