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症状及表现
结肠癌早期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次数增多腹泻便秘交替、粪便性状改变包含便血、变细、腹痛早期为隐痛胀痛位置不固定后期加重成持续绞痛,中晚期有质地硬表面不光滑与肿瘤部位相关的腹部肿块,全身有消瘦乏力贫血等表现晚期可现低热恶病质,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需及时就医排查,有家族病史人群属高危需密切关注肠道症状定期行肠镜检查等筛查。
一、排便习惯改变
部分结肠癌患者早期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此因肿瘤刺激肠道,致肠道功能紊乱。例如,肿瘤生长可影响肠道正常蠕动节律,使排便规律发生改变。
二、粪便性状改变
便血:粪便中带血,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血便,系肿瘤表面破溃出血所致。肿瘤组织血供丰富,易发生破损出血,血液混入粪便中表现为上述性状。
粪便变细:肿瘤生长致肠腔狭窄,粪便通过受阻,从而出现粪便变细现象,这是肠道狭窄后粪便形态改变的典型表现。
三、腹痛
早期多为隐痛、胀痛,位置不固定,系肿瘤刺激肠道或侵犯周围组织引起。随着病情进展,肿瘤增大或导致肠道梗阻时,腹痛加重且可变为持续性绞痛,因肠道梗阻后肠管痉挛、积气积液等因素引发剧烈疼痛。
四、腹部肿块
中晚期患者可触及腹部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光滑,其位置与肿瘤所在部位相关。若肿瘤位于右半结肠,肿块多位于右侧腹部;若位于左半结肠,肿块位置相对偏左,是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可被触及的体征表现。
五、全身症状
消瘦、乏力、贫血:长期慢性失血可致患者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表现,肿瘤持续消耗机体营养,且慢性失血使机体红细胞丢失,进而引发一系列全身营养不良及贫血相关症状。
低热、恶病质:肿瘤晚期患者可能出现低热,系肿瘤坏死物质吸收等原因引起;还可出现恶病质,表现为极度消瘦、衰弱、精神萎靡等,是肿瘤晚期机体严重消耗的结果。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迟钝,结肠癌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若老年人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避免延误病情。
有家族病史人群:如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病史的人群,属于结肠癌高危人群,需密切关注肠道症状,定期进行肠镜检查等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