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包含病原体感染方面,常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约占80%易逆行黏附尿路黏膜致病,肺炎克雷伯菌等其他致病菌与尿路结构异常、长期住院、免疫力严重低下相关;宿主因素有女性尿道短宽直且近肛门易被细菌污染致感染,尿路梗阻如结石、前列腺增生使尿液潴留利于细菌滋生引发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糖尿病患者及长期用免疫抑制剂者易遭细菌侵袭,医源性因素中导尿等侵入性操作会破坏尿路黏膜完整性致细菌带入增加感染几率。
一、病原体感染相关因素1.常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最主要的病原菌,约占尿路感染病原菌的80%左右,该菌容易通过尿道逆行进入泌尿系统,其菌毛等结构有助于黏附在尿路黏膜上引发感染;2.其他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也可引起尿路感染,通常与尿路存在结构异常(如尿路畸形)或患者长期住院、免疫力严重低下等情况相关,这些致病菌在特定环境下易侵袭泌尿系统导致感染。二、宿主因素1.女性生理结构特点女性尿道短、宽且直,长度约3-5cm,相较于男性更易让细菌侵入,并且女性尿道外口距离肛门较近,肛门周围的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容易在排便后污染尿道,尤其在性生活活跃期的女性,性生活过程中可能会将细菌挤入尿道,从而显著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病风险;2.尿路梗阻当存在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情况时,会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尿液在尿路内潴留,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细菌容易在潴留的尿液中大量滋生,进而引发尿路感染,老年人前列腺增生较为普遍,是导致其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3.机体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持续升高,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同时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遭受细菌侵袭引发尿路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接受器官移植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其自身免疫系统功能被抑制,对细菌的抵御能力减弱,也易发生尿路感染;4.医源性因素进行导尿、膀胱镜检查等侵入性操作时,可能会破坏尿路黏膜的完整性,将外界的细菌带入泌尿系统,从而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尤其是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导尿管为细菌进入泌尿系统搭建了“通道”,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留置导尿管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