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依赖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其胞外区特定氨基酸序列是与HBVpreS1区域结合关键位点,不同个体NTCP基因序列差异影响感染易感性,男性与女性肝细胞内NTCP表达水平可能影响感染概率,儿童肝细胞内NTCP表达及功能与成人有别且感染后易慢性化,有乙肝病史人群肝细胞中NTCP状态因病程改变影响HBV感染进程。
一、乙肝病毒主要功能性受体——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
乙肝病毒(HBV)感染宿主肝细胞依赖特定受体,目前已明确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SLC10A1基因编码的跨膜蛋白NTCP)是HBV进入肝细胞的主要功能性受体。NTCP定位于肝细胞质膜上,其结构中特定域可与HBV包膜蛋白preS1区域结合,进而介导病毒与肝细胞的结合及进入过程。
二、NTCP结构与HBV结合机制
NTCP为跨膜蛋白,其分子结构包含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其中,胞外区的特定氨基酸序列构成与HBVpreS1区域结合的关键位点,当HBV包膜蛋白preS1区域与NTCP胞外区相应位点特异性结合后,启动病毒进入肝细胞的后续过程。不同个体间NTCP基因序列的差异可能影响其与HBVpreS1区域的结合亲和力,进而导致HBV感染易感性存在个体差异。
三、不同人群中NTCP与HBV感染的关联
(一)性别因素
男性与女性肝细胞内NTCP的表达水平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或许会影响HBV感染概率。例如,有研究提示部分生理差异可能使男性在HBV感染风险上与女性有所不同,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究NTCP在性别相关肝细胞环境中的调控情况。
(二)年龄因素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细胞内NTCP的表达量及功能与成人存在差异。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且肝细胞中NTCP的表达特点可能导致HBV感染后更易出现慢性化趋势,需关注儿童时期NTCP相关特性对HBV感染进程的影响。
(三)病史因素
有乙肝病史的人群,其肝细胞内NTCP的状态可能因病程发生改变。例如,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中NTCP的表达或功能可能出现异常,进而影响HBV的持续感染及病情进展,深入了解病史对NTCP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把握HBV感染的病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