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部分感染者感染后2-12周进入急性期,约15%-25%可自发清除病毒,剩余约75%-85%转为慢性,急性期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右上腹不适;大部分慢性丙肝初期无症状,进展后有肝区隐痛、疲劳持续、腹胀、皮肤瘙痒,进展期可出现黄疸、腹水、下肢水肿;儿童患者症状相对不典型易被忽视,孕妇患者可影响胎儿发育,合并基础肝病患者病情进展可能更快且症状更复杂需密切监测。
一、急性期丙肝症状
部分感染者在感染丙肝病毒后2-12周进入急性期,约15%-25%的急性丙肝感染者可自发清除病毒,剩余约75%-85%转为慢性。急性期常见症状包括:
乏力:全身疲倦感明显,活动耐力下降,日常活动如简单家务、轻度运动后即感疲惫,可能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
食欲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较平时减少,可能伴随味觉改变。
恶心、呕吐:出现胃部不适、恶心感,严重时可发生呕吐,影响营养摄入。
右上腹不适:肝脏所在右上腹区域有隐痛、胀痛或闷痛感,因肝脏炎症刺激周围组织所致。
二、慢性期丙肝症状
大部分慢性丙肝感染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症状逐渐显现:
肝区隐痛:肝脏持续受炎症损伤,可出现右上腹或肝区隐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
疲劳感持续:即使经过充分休息,疲劳感仍难以缓解,影响身体机能与生活质量。
腹胀:进食后腹部胀满感明显,因肝脏功能受损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异常等。
皮肤瘙痒:多因肝功能受损致胆汁淤积,胆盐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程度轻重不一。
进展期严重表现:长期慢性丙肝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此时可出现黄疸(皮肤、巩膜黄染)、腹水(腹部膨隆)、下肢水肿等,提示病情已较严重,肝脏功能严重受损。
三、特殊人群丙肝症状特点
儿童丙肝患者:症状相对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可能仅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需密切观察儿童健康状况及生长指标。
孕妇丙肝患者:除自身可能出现上述慢性期相关症状外,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增加早产、低体重儿等风险,需加强孕期监测与管理。
合并基础肝病患者:如同时合并乙肝等基础肝病,病情进展可能更快,症状可能更复杂,需更密切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指标,警惕病情快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