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包括渗出性病变(边缘模糊云絮状密度增高影,儿童进展快需关注密切接触史者)、增殖性病变(结节状或斑点状密度增高影,老年常见需排查)、干酪性病变(密度高不均匀团块影,内部可能钙化或液化,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需控制血糖诊治)、空洞性病变(病灶内透亮区,薄壁厚壁不同,吸烟患者要注意吸烟对修复的不良影响)、纤维条索状影(病变修复愈合表现,既往患者需定期复查,免疫低下者更要注意)、钙化影(高密度边界清楚影,稳定期常见,儿童既往感染治疗后有钙化影仍需关注其他部位病灶)。
增殖性病变:呈结节状或斑点状密度增高影,边界较清楚,密度较高且均匀,CT值可高于渗出性病变。病理上是结核性肉芽肿形成,由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等组成。在老年患者中,增殖性病变相对常见,因为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反应相对缓慢,病变以增殖为主。老年患者若发现肺部有此类结节状影,需进一步排查肺结核。
干酪性病变:可表现为密度较高且不均匀的团块状影,内部可能有钙化灶,若发生液化坏死则可见更低密度区。当结核病灶发生干酪样坏死时出现此类表现。在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影响免疫功能,干酪性病变可能更容易发生,且病情相对复杂。糖尿病患者出现肺结核相关CT表现时,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肺结核的规范诊治。
空洞性病变:表现为病灶内有透亮区,空洞壁可薄厚不一,薄壁空洞壁多在3mm以下,内壁较光滑;厚壁空洞壁可超过3mm,内壁可不光滑。这是结核病灶坏死物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的。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合并肺结核出现空洞时,要注意吸烟对病情恢复的不良影响,吸烟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利于空洞的修复。
纤维条索状影:呈条索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楚,是病变修复愈合的表现。在既往有过肺结核病史,经过治疗后遗留的纤维条索影较为常见。对于有过肺结核病史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要注意定期复查,因为可能存在病灶复发的情况,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钙化影:为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呈点状、斑片状或结节状。是病灶愈合的一种方式,多见于稳定期的肺结核。在儿童患者中,若既往有过肺结核感染,经过治疗后可能会遗留钙化影,这是病情好转的表现,但仍需关注肺部其他部位是否有新发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