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早期可出现便血(粪便表面暗红且常与粪便混合,区别于痔疮鲜红色便后滴血)、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增多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腹痛(隐痛或胀痛位置不固定易被忽视)、肛门坠胀感(总有便意却排不出多少)、消瘦和乏力(肿瘤消耗能量及慢性失血所致),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关注自身变化,有直肠癌家族病史者自检发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年轻人长期排便异常也不应掉以轻心因直肠癌有年轻化趋势。
一、便血
直肠癌早期可能出现便血症状,多表现为粪便表面带暗红色血,这是由于肿瘤表面破溃出血所致。需注意与痔疮便血区分,痔疮便血一般为鲜红色且多在便后滴血,而直肠癌便血颜色较暗且常与粪便混合。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70%-80%的直肠癌患者早期有便血表现。
二、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习惯改变是常见早期症状之一,可表现为原本规律的排便次数增多,或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这是因为肿瘤刺激肠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如肿瘤占据肠腔空间,会影响粪便正常通过,从而引发排便习惯的异常变化。
三、大便形状改变
当直肠内有肿瘤生长时,会挤压肠腔,使得大便形状发生改变,可出现大便变细、变扁的现象。这是肿瘤占位性病变对粪便形态产生影响的结果,通过观察大便形状的细微变化能早期发现直肠病变。
四、腹痛
早期直肠癌可能引起隐痛或胀痛,这是由于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堵塞肠道,导致肠道痉挛或局部组织受刺激所致。疼痛位置多不固定,可能在腹部的不同区域,但一般程度相对较轻,易被忽视。
五、肛门坠胀感
患者常感觉肛门总有便意,但排便时却排不出多少,即肛门坠胀感。这是肿瘤刺激直肠神经引起的,肿瘤的存在会持续刺激直肠感受器,产生频繁的便意感。
六、消瘦和乏力
由于直肠癌是消耗性疾病,肿瘤不断生长会消耗身体大量能量,同时可能伴有慢性失血情况,长期积累会导致患者出现消瘦、乏力的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和乏力,需警惕直肠癌的可能。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症状可能不典型,更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有直肠癌家族病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自检时若发现上述症状需更加及时就医排查;年轻人若长期存在排便异常等情况,也不应掉以轻心,因为直肠癌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