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毛窦是发生于骶尾部臀间裂附近含毛发的慢性窦道或囊肿性疾病,病因有先天性中央缝发育异常及后天性久坐摩擦、外伤、毛发刺入等,急性期表现为骶尾部急性脓肿伴红肿疼痛发热等,慢性期形成慢性窦道有分泌物肉芽组织增生等,主要靠体格检查诊断,必要时借超声或MRI辅助,急性期抗感染,慢性期多需手术,儿童需避免久坐保持清洁干燥及时就医,成年要避免长期久坐及观察复发及时复诊。
一、定义
藏毛窦是一种发生于骶尾部臀间裂附近软组织内的慢性窦道或囊肿性疾病,其特征是窦道或囊肿内藏有毛发。
二、病因
(一)先天性因素
骶尾部中央缝发育异常,使得毛发容易嵌入周围组织,为藏毛窦的形成埋下隐患。
(二)后天性因素
1.久坐、局部摩擦:长期久坐会增加骶尾部皮肤与衣物等的摩擦,易导致皮肤损伤,为毛发嵌入创造条件。
2.外伤:如跌倒、撞击等造成骶尾部皮肤破损,毛发可能趁机刺入皮下引发炎症反应。
3.毛发刺入:日常活动中毛发意外刺入骶尾部皮肤,进而引起局部的慢性炎症过程。
三、临床表现
(一)急性期表现
常出现骶尾部急性脓肿,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脓肿破溃后会流出脓性分泌物。
(二)慢性期表现
脓肿破溃后形成慢性窦道,窦道口可见分泌物、肉芽组织增生,窦道可反复感染、红肿疼痛,长期不愈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四、诊断
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医生观察到骶尾部臀间裂附近存在窦道或囊肿,结合患者病史基本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借助超声检查明确窦道深度及周围组织情况,或通过MRI检查更清晰地显示病变范围,辅助诊断。
五、治疗
(一)急性期处理
急性感染期主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但需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合理选药。
(二)慢性期治疗
多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除缝合、袋形缝合等。手术目的是切除病变组织,消除窦道,降低复发风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应避免长时间久坐导致局部摩擦加重病情。日常需注意保持骶尾部清洁干燥,若发现局部异常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感染后可能进展较快,需尽早干预。
(二)成年患者
成年患者要避免长期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减少局部刺激,在治疗后需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复发迹象及时复诊,遵循医生建议进行相应处理,以降低藏毛窦复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