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由属弧菌科弧菌属的霍乱弧菌引起耐碱不耐酸适宜碱性水体,传播途径主要为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且水源污染易致大规模流行直接接触也可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卫生条件差地区夏秋为高发期,典型表现有剧烈腹泻呕吐继而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分型多样,诊断依据流行病学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粪便培养检出弧菌或涂片鱼群状排列,治疗需隔离、迅速补液纠正紊乱为关键并辅以抗菌药物,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密切监测体液平衡补液,老年人防心肾负担,孕妇兼顾母婴安全。
一、病原学
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该菌属弧菌科弧菌属,分为古典生物型、埃尔托生物型等,具有耐碱不耐酸的特性,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时长受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适宜生存于碱性水体环境中。
二、流行病学
1.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水源污染是引发大规模流行的重要因素,此外,直接接触被污染物品也可能导致感染。
2.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无特定性别或年龄的绝对豁免,卫生条件差、饮水及食品卫生保障不足的地区易聚集发病,夏秋季节为高发期。
三、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患者多出现剧烈腹泻、呕吐症状,继而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可导致循环衰竭。临床分型包括泻吐型(以腹泻、呕吐为主要初始表现)、脱水型(有明显脱水体征)、休克型(伴发循环衰竭表现)等。
四、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粪便培养检出霍乱弧菌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确诊,粪便涂片镜检可见革兰阴性弧菌呈鱼群状排列等特征性表现可辅助初步判断。
五、治疗原则
1.隔离治疗:患者需及时隔离,避免疾病传播。
2.补液纠正紊乱:迅速补充液体与电解质,纠正脱水、酸碱失衡状况,这是救治关键环节,需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等精准调整补液方案。
3.抗菌药物辅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辅助治疗,抑制霍乱弧菌繁殖以缩短病程。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因体液调节能力相对薄弱,发生脱水等情况更为迅速且严重,补液时需密切监测体液平衡指标,遵循儿科安全补液原则,优先选择适宜的补液途径与液体种类。
2.老年人:常合并心、肾等基础疾病,补液过程中要关注心肾功能状况,避免补液速度过快或过量加重心、肾负担。
3.孕妇:需兼顾母婴安全,在补液及治疗药物选择上要综合考量对胎儿的影响,谨慎评估治疗方案的合理性,确保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