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属革兰氏阴性菌分多血清群O1和O139群相关,经污染水和食物传播,全球卫生差水源污染地区夏秋高发人群普遍易感,弧菌达小肠产毒素致腹泻呕吐脱水等,儿童易严重脱水需重视补液,成年人有基础病者治霍乱兼顾基础病健康者及时治预后较好。
一、病原学特征
霍乱病毒是由霍乱弧菌引起,霍乱弧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弧形或逗点状,有一端单鞭毛,运动活泼。根据O抗原的不同,可分为200多个血清群,其中O1群和O139群与霍乱的发生和流行密切相关,O1群霍乱弧菌又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
二、流行病学特点
1.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和食物进行传播。例如,在水源被污染的地区,人们饮用了未经妥善处理的水,就容易感染霍乱弧菌;进食被污染的海鲜等食物也可引发感染。
2.流行特征:在全球范围内,霍乱多在卫生条件较差、水源污染的地区流行,夏秋季节为高发期,人群普遍易感,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但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为严重。
三、发病机制
霍乱弧菌到达小肠后,借助菌毛黏附于肠黏膜表面,不侵入肠上皮细胞和肠腺,而是产生霍乱肠毒素。该毒素由A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B亚单位与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的受体(神经节苷脂)结合,使A亚单位进入细胞,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导致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升高,肠黏膜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持续分泌到肠腔,超过肠道的吸收能力,从而引起剧烈的腹泻(每日可达数十次)和呕吐,进而导致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若不及时纠正,可引发休克甚至死亡。
四、不同人群感染特点及应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染霍乱弧菌后更容易出现快速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因为儿童体液总量占体重比例相对较高,腹泻呕吐导致体液丢失时,脱水进展更快,需格外重视及时补充液体及电解质,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为首要任务。
2.成年人:成年人若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等),感染霍乱弧菌后,基础疾病可能因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而加重,在治疗霍乱的同时需兼顾基础疾病的影响,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而健康成年人感染后,若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一般预后相对较好,但也需严格遵循补液等治疗原则来纠正机体的病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