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有全身症状如疲劳乏力、低热,消化道症状有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且先从面颈部渐及全身,多数有肝区疼痛,急性期可肝肿大慢性伴脾大,部分有出血倾向,儿童症状不典型需密切观察,孕期要关注母婴影响,老年人症状隐匿需细致检查,生活中要避免过度劳累、合理作息、营养均衡、避免摄入损肝物质,有病史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
一、全身症状
乙肝患者常出现疲劳乏力感,这与乙肝病毒感染后机体代谢紊乱、能量产生障碍密切相关。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会影响肝细胞正常功能,导致机体能量供应不足,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低热情况,这是因为免疫系统被激活后产生的炎性反应。
二、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是常见表现,由于肝脏功能受损,会影响胆汁分泌和代谢,进而干扰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患者常感觉进食后腹部胀满不适。同时,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是因为肝脏对胃肠道激素的灭活功能减弱,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三、黄疸表现
患者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这是因为肝细胞受损后,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使得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沉积在皮肤和巩膜上引起黄染。一般先从面部、颈部开始发黄,逐渐波及全身。
四、肝区疼痛
多数患者会有肝区疼痛,多表现为右上腹隐痛、胀痛或钝痛,这是因为肝脏炎症导致肝包膜受到牵拉,炎性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可在劳累后加重。
五、肝脾肿大
急性期乙肝患者可能出现肝脏肿大,可通过触诊发现肝脏质地改变。慢性乙肝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伴有脾脏肿大,这是因为门静脉高压等因素导致脾脏淤血肿大。
六、出血倾向
部分患者会有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等,这是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凝血因子减少,使得凝血功能出现障碍。
对于特殊人群,例如儿童乙肝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症状可能不典型,更需密切观察;孕期乙肝患者要关注病情对母婴的影响,定期监测肝功能等指标;老年人乙肝患者机体功能衰退,症状可能相对隐匿,需更细致地进行检查和监测。在生活方式方面,无论何种人群,都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合理作息,饮食上要注重营养均衡,避免摄入对肝脏有损害的物质,如酒精等,有乙肝病史者更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