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CT报告的主要表现包括肺部结节、实变影、空洞、条索影、钙化灶等,还可能伴有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等。
肺结核CT报告的表现主要包括肺部结节、实变影、空洞、条索影、钙化灶等,同时还可能伴有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等。以下是对这些表现的具体分析:
1.肺部结节:直径小于3厘米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多表现为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晰或模糊。
小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的肺部结节,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小,但需要定期复查CT,以监测其变化。
微小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的肺部结节,多为良性病变,如肉芽肿、机化性肺炎等,但也需要定期复查,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2.实变影:肺部密度均匀增高的阴影,边界模糊,可累及一个肺段或肺叶。
大叶性肺炎:实变影通常累及一个肺叶或多个肺叶,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抗炎治疗后可吸收。
肺结核:实变影多伴有卫星灶、空洞等表现,痰涂片或结核菌培养可阳性。
3.空洞:肺部病变内形成的含气空腔,洞壁可厚可薄,内可有液平。
薄壁空洞:多见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空洞壁薄,内壁光滑。
厚壁空洞:多见于肺脓肿、肺结核等疾病,空洞壁厚,内壁不光整。
4.条索影: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所致,表现为密度较高、长度和宽度不一的条索状影。
局限性条索影:多为肺结核、肺炎等疾病的后遗改变。
弥漫性条索影:常见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尘肺等疾病。
5.钙化灶:肺部病变坏死后钙盐沉积形成的高密度影,多表现为斑点状、块状。
良性钙化灶:多为肺结核、肺炎等疾病的后遗改变,密度较高,边界清楚。
恶性钙化灶:多为肺癌的特征性表现,密度较低,边界不清。
6.胸腔积液:胸腔内液体增多,表现为肋膈角变钝、液面等。
少量胸腔积液:可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
中量至大量胸腔积液:可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需及时治疗。
7.纵隔淋巴结肿大:纵隔内淋巴结增大,可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
良性淋巴结肿大:多为炎症、结核等原因引起,质地较软,边界清楚。
恶性淋巴结肿大:多为肺癌、淋巴瘤等疾病转移所致,质地较硬,边界不清。
需要注意的是,肺结核CT报告的表现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必要时需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肺结核具有传染性,确诊后需及时治疗,以免传染他人。此外,对于肺结核患者的家属和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相应的检查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