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葡萄胎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继发于葡萄胎妊娠具局部侵袭能力病因与营养感染内分泌失调孕卵缺损相关临床表现有阴道流血子宫异常增大及转移灶症状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HCG测定超声治疗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特殊人群中育龄女性需定期随访有生育需求者评估生育功能转移症状患者需相应护理。
一、定义
恶性葡萄胎即侵蚀性葡萄胎,是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一种,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部位,多继发于葡萄胎妊娠,具有局部侵袭能力。
二、病因
1.营养因素: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及其前体胡萝卜素和动物脂肪者,发生葡萄胎的几率增高,可能与恶性葡萄胎的发生相关。
2.感染因素:有研究提示病毒感染可能与恶性葡萄胎的发生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3.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不健全或已衰退,影响激素平衡,可能增加恶性葡萄胎发生风险。
4.孕卵缺损:受精卵本身存在缺陷,可能导致滋养细胞异常增殖,进而引发恶性葡萄胎。
三、临床表现
1.阴道流血:葡萄胎排空后,阴道出现不规则流血,量多少不定。
2.子宫异常增大:妇科检查可见子宫大而软。
3.转移灶症状
肺转移:可出现咯血、胸痛等症状,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转移阴影。
脑转移:表现为头痛、呕吐、抽搐甚至昏迷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其他转移:如肝转移可出现右上腹疼痛、黄疸等;消化道转移可出现便血等。
四、诊断
1.病史与临床表现:有葡萄胎妊娠史,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2.HCG测定:葡萄胎排空后9周以上,血HCG持续高水平,或曾一度下降后又上升。
3.超声检查:可见子宫肌层内有局灶性或弥漫性强光点或光团与暗区相间的蜂窝样病灶,或宫旁存在转移灶超声表现。
五、治疗
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常用化疗药物有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通过化疗杀灭滋养细胞,控制病情。手术可用于切除耐药病灶等情况。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葡萄胎清宫后需定期随访,监测血HCG变化,一般前半年每月随访一次,之后每半年随访一次,持续2年,重视随访过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有生育需求者:化疗后需评估生育功能,谨慎计划妊娠,妊娠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警惕恶性葡萄胎复发或妊娠相关风险。
3.转移症状患者:若出现肺转移,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咯血加重;脑转移患者要监测颅内压,严格卧床,防止发生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加强护理,确保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