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炎因尿道短宽相较男性更易发病,病因包括病原体感染及性生活频繁、机体抵抗力下降、长期用导尿管等诱因,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典型表现及重者血尿,诊断靠尿常规见白细胞增多和尿细菌培养明确病原体,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并结合对症支持,预防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多饮水不憋尿及性生活前后清洗,孕妇患尿道炎要谨慎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药并加强护理,老年女性需加强外阴护理尽早就诊防复发。
一、定义
女性尿道炎是尿道黏膜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引发的炎症性疾病,女性因尿道解剖结构特点(尿道短且宽),相较男性更易发生尿道炎。
二、病因
1.病原体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多通过逆行感染途径侵入尿道,如不注意外阴清洁、性生活时未做好卫生防护等易导致病原体入侵。2.诱因因素:性生活频繁、机体抵抗力下降(如长期劳累、患有慢性疾病等)、长期使用导尿管等医疗器械等情况,会增加女性患尿道炎的风险。
三、症状表现
1.典型症状:主要有尿频(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急(有尿意时难以控制需立即排尿)、尿痛(排尿时尿道部位有灼热、疼痛感觉),部分患者可出现尿道烧灼感,尿道口可能有红肿现象,少数患者会有少量分泌物。2.严重情况:病情较重时可能出现血尿,即尿液中带有血液,需引起重视。
四、诊断方法
1.尿常规检查:通过尿常规检测可见尿液中白细胞数目增多,提示存在炎症反应。2.尿细菌培养:对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具体的病原体种类,从而为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五、治疗原则
以抗感染治疗为主,根据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需注意保持尿道局部清洁等一般对症支持措施。
六、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清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内裤。2.生活习惯:多饮水,增加尿量,通过尿液冲洗尿道,减少病原体在尿道停留的机会;避免憋尿,及时排尿;性生活前后双方均应清洗外生殖器,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患尿道炎时需谨慎选择抗生素,应选用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同时要加强孕期外阴护理,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处理。2.老年女性:老年女性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且可能存在局部组织萎缩等情况,需特别注意加强外阴局部护理,保持清洁,发现尿道不适症状应尽早就诊,预防尿道炎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