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可致排便习惯改变如持续性腹泻、便秘或交替,大便性状改变表现为便血(暗红、鲜红或脓血便)、粪便变细,有腹部隐痛胀痛等腹痛症状,部分患者可触及质硬活动度差的腹部肿块,肿瘤致肠腔狭窄可引发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长期有消瘦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关注排便等变化,儿童患肠癌少见但出现不明原因腹痛便血等要警惕,有肠癌家族史人群属高危需留意自身状况并定期筛查。
一、排便习惯改变
肠癌可能引发排便习惯的异常,例如出现持续性的腹泻,表现为每日排便次数较以往增多,且粪便性状较稀;或出现便秘,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这是由于肿瘤影响肠道正常的蠕动节律及功能所致。
二、大便性状改变
1.便血:粪便中可出现带血现象,多为暗红色或鲜红色血液,有时粪便表面仅附着少量鲜血,严重时可出现脓血便,即粪便中混有黏液、脓液和血液,这是因为肿瘤组织破溃出血并与肠道分泌物混合所致。
2.粪便变细:肿瘤生长导致肠腔狭窄,使得排出的粪便形状变细,形似铅笔状等。
三、腹痛
多数患者会出现腹部隐痛、胀痛等不适,疼痛位置不固定,随着病情进展,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肠道梗阻时,疼痛可能加剧且更为持续。
四、腹部肿块
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及质硬、形状不规则的肿块,肿块活动度较差,这是肿瘤逐渐增大聚集成团所致,但能触及肿块时往往病情已处于相对较进展阶段。
五、肠梗阻相关症状
当肿瘤导致肠腔狭窄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呕吐物多为肠内容物,腹胀明显时可见腹部膨隆。
六、全身症状
长期受肿瘤消耗等影响,患者可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表现为体重逐渐下降、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这是因为肿瘤代谢消耗机体营养物质,且可能伴有慢性失血等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肠癌症状可能不典型,需更密切关注排便习惯、腹部不适等变化,因为其对症状的感知和表达可能不如年轻人敏锐,容易延误病情。
儿童:儿童患肠癌相对少见,但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便血、腹部肿块、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也需警惕肠癌可能,因其症状可能被忽视或易与其他儿童常见疾病混淆,需及时就医排查。
有肠癌家族史人群:这类人群属于高危人群,更应留意自身排便及身体状况的细微变化,相比无家族史人群,患肠癌风险更高,需提高警惕性,定期进行相关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