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系齿状线以上直肠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按病情分四度有不同出血脱出表现,外痔由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病理性变化分结缔组织性等四类有对应病理症状,诊断靠肛门视诊、直肠指检、肛门镜,治疗预防含生活方式调整如饮食运动等及医疗干预如药物手术等。
一、内痔与外痔的基本界定及分类
内痔系齿状线以上直肠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而成,按病情轻重分为四度,Ⅰ度表现为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且无痔脱出,Ⅱ度便时出血伴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Ⅲ度偶有便血且痔脱出需手动还纳,Ⅳ度痔长期脱出不能还纳;外痔由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所致,依病理特点分为结缔组织性外痔(肛门缘皮肤皱襞变大、结缔组织增生形成)、静脉曲张性外痔(痔外静脉丛曲张形成柔软团块)、血栓性外痔(肛门静脉丛破裂致血液外渗成血栓、疼痛显著)、炎性外痔(肛门皱襞发炎致局部红肿疼痛)。
二、症状呈现情况
1.内痔常见无痛性便血,血色鲜红,可见便纸染血或便后滴血,严重时呈喷射状出血;Ⅱ度及以上内痔可出现脱出,初期脱出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2.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有异物感且潮湿不洁,部分患者因外痔发炎出现疼痛,血栓性外痔发作时疼痛剧烈、坐立难安。
三、诊断途径
1.肛门视诊:医生肉眼观察肛门周围,可发现外痔形态、大小等情况,内痔脱出时也能通过视诊察觉。2.直肠指检:能触摸内痔位置、大小、质地等,还可排除直肠内其他病变(如息肉、肿瘤等)。3.肛门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直肠黏膜状况,明确内痔部位、大小、有无出血等,对外痔病变特征也能清晰查看。
四、治疗与预防要点
1.非药物治疗:(1)生活方式调整:所有人均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食用芹菜、菠菜等蔬菜及苹果、香蕉等水果,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以促进大便软化通畅;避免久坐久站,定时起身活动。(2)特殊人群关怀:孕妇因孕期激素变化易诱发痔疮,此阶段优先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预防,避免随意用药;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易便秘,需适当增加活动量促进胃肠蠕动;儿童若出现肛门不适,家长要重视调整其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培养良好排便习惯,控制排便时间在5分钟以内。2.医疗干预:症状严重时可考虑药物治疗(如外用痔疮膏等,需遵医嘱),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内痔或外痔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但手术有适应证和风险需严格评估。预防上所有人都应养成良好排便习惯,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以减少局部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