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周围脓肿诊断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需与相关疾病鉴别;治疗分保守和手术,保守包括抗感染、支持治疗,手术视情况选择时机和方式;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患者、妊娠期女性有各自注意事项;预后大多良好,需随访复查,加强健康指导降低复发风险。
一、诊断评估
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通常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患者多有急性阑尾炎病史,出现右下腹疼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表现。超声可发现右下腹包块,CT有助于更清晰显示脓肿的位置、大小等情况。需与回盲部肿瘤、克罗恩病等疾病鉴别。
二、治疗方法
(一)保守治疗
1.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等,控制感染,这是基于抗生素能抑制或杀灭引起脓肿的致病菌的原理。一般需静脉用药,疗程通常较长,要确保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2.支持治疗:包括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有发热的患者,注意补充营养,保证机体能量需求,以增强患者抵抗力,利于脓肿的吸收等。
(二)手术治疗
1.时机选择:若保守治疗无效,脓肿扩大或出现穿孔等并发症时需手术。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但病情变化快,更要密切观察,一旦符合手术指征应及时手术。对于老年患者,要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基础情况,谨慎选择手术时机,但若病情需要也应积极手术。
2.手术方式:可根据脓肿情况选择切开引流等术式,手术要彻底清除脓液等感染物质,避免复发。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阑尾周围脓肿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等。在抗感染治疗时,要考虑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情况,选择对其影响较小的抗生素。手术时要遵循儿科手术操作规范,尽量减少创伤。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保守治疗时,要注意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如使用抗生素可能对肾功能的影响等。手术前要充分评估心肺功能,调整基础疾病至相对稳定状态,手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患阑尾周围脓肿时,要兼顾胎儿安全。抗感染药物的选择要避免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手术操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术后要密切观察母婴情况。
四、预后及随访
经过合适的治疗,大部分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预后良好。但要注意随访,观察有无复发等情况。定期复查超声等检查,了解腹部情况。对于有复发倾向或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要加强健康指导,如合理饮食、避免感染等,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