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潜血是尿常规检查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尿液有红细胞,常见原因包括损伤肾小球滤过膜致红细胞进入尿液的肾小球疾病、损伤泌尿系统黏膜引发出血的泌尿系统结石、炎症刺激致黏膜充血出血的泌尿系统感染、肿瘤组织破溃出血的泌尿系统肿瘤、剧烈运动后一过性受损的生理性因素,儿童出现需关注泌尿系统发育及感染等情况,老年人出现要重点排查肿瘤并考虑基础疾病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一、尿潜血的定义
尿潜血是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的潜血试验阳性结果,提示尿液中存在红细胞。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仅有极少量红细胞,尿常规检测潜血应为阴性,若呈阳性则表明尿液中有红细胞漏出。
二、导致尿潜血的常见原因
(一)肾小球疾病
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此类疾病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使红细胞进入尿液。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患肾小球疾病可能与感染等因素相关,老年人则可能因基础肾病进展等导致病情出现尿潜血;性别方面无特定倾向性,但不同生理状态下的人群发病风险有差异。
(二)泌尿系统结石
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会损伤泌尿系统黏膜,引发出血从而导致尿潜血。不同性别中,男性和女性患结石的概率因生理结构等存在差异,生活方式上饮水少等会增加结石形成风险,进而可能出现尿潜血。
(三)泌尿系统感染
像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炎症刺激泌尿系统黏膜,使其充血、出血,最终导致尿潜血。儿童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与卫生习惯不佳等有关,老年人因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而出现尿潜血。
(四)泌尿系统肿瘤
例如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破溃出血,可致使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表现为尿潜血。老年人是泌尿系统肿瘤的高发人群,需高度警惕此类情况引发的尿潜血。
(五)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尿潜血,这是因为运动导致泌尿系统黏膜短暂受损,去除诱因后通常可恢复正常。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运动需适度,避免因过度运动引发一过性尿潜血;成年人运动强度过大也可能出现该情况。
三、不同人群尿潜血的相关特点
(一)儿童
儿童出现尿潜血需格外关注,可能与泌尿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等因素相关。比如泌尿系统感染引发的尿潜血,需注意儿童的卫生护理,减少感染风险;若怀疑肾小球疾病,要综合评估儿童的病史、伴随症状等情况。
(二)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尿潜血时,要重点排查泌尿系统肿瘤等情况,因为老年人肿瘤发病率相对较高。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在评估尿潜血原因时需全面考虑其基础疾病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如糖尿病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增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