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道炎是尿道黏膜受病原体侵袭引发的炎症分淋菌性与非淋菌性,病因包括病原体感染(不洁性行为等致淋菌、衣原体等感染,尿道局部防御下降致大肠杆菌等感染)及非感染因素(尿道损伤、长期留置导尿管、局部卫生不良等),临床表现有尿道刺痒、尿频尿急尿痛等典型症状且不同类型表现有差异,诊断靠病史采集和尿道分泌物涂片、培养等实验室检查,治疗根据病原体选相应抗生素,预防要避免高危性行为、注意尿道卫生、避免尿道损伤,儿童患者需谨慎用药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方案,成年特殊人群用药需告知医生病史等并遵医嘱完成疗程防复发。
一、定义
男性尿道炎是尿道黏膜受到病原体侵袭引发的炎症,可由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感染所致,分为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类型。
二、病因
1.病原体感染:淋球菌感染可引发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可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不洁性行为是此类病原体传播的重要途径;此外,大肠杆菌等常见细菌也可能因尿道局部防御功能下降而引发感染。2.非感染因素:尿道损伤、长期留置导尿管、局部卫生不良等情况,会增加尿道黏膜受损及感染风险。
三、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患者常出现尿道刺痒、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可见红肿,有稀薄或脓性分泌物,部分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分泌物较黏稠且量多。2.不同类型表现差异:淋菌性尿道炎起病相对急,症状较明显;非淋菌性尿道炎症状相对较轻,病程可能迁延。
四、诊断
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不洁性行为史、尿道损伤史等情况。2.实验室检查:进行尿道分泌物涂片检查,观察有无病原体;尿道分泌物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种类及药敏情况,有助于针对性用药。
五、治疗
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相应抗生素,如淋菌性尿道炎常用头孢曲松等药物,非淋菌性尿道炎常用阿奇霉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六、预防
1.避免高危性行为:保持洁身自好,减少不洁性行为发生,可有效降低病原体感染风险。2.注意尿道卫生:日常要保持尿道清洁,勤换内裤,避免尿道局部滋生细菌。3.避免尿道损伤:操作尿道相关器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减少尿道损伤及感染机会。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患尿道炎时需谨慎用药,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保持局部清洁等,且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治疗方案,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2.成年特殊人群:有基础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成年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需告知医生相关病史及用药情况,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同时严格遵医嘱完成整个治疗疗程,防止尿道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