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急性期部分患者有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有黄疸等约半数左右无症状慢性期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有非特异表现易漏诊对肝脏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增加肝癌风险对全身可影响免疫系统、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生活质量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需早期筛查诊断治疗。
一、丙肝的症状
(一)急性期症状
部分丙肝患者在感染初期(急性期)可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右上腹不适等,少数患者会出现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尿色加深等表现,但并非所有急性期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症状,约有50%~70%的急性丙肝患者症状较轻或无症状。
(二)慢性期症状
多数慢性丙肝患者在感染后数年甚至数十年内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仅少数患者会有乏力、右上腹隐痛、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易被忽视,这也是丙肝容易被漏诊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丙肝的危害
(一)对肝脏的损害
1.进展为肝硬化:慢性丙肝病毒持续感染会不断损伤肝细胞,引发肝脏炎症反应,长期反复的炎症刺激可导致肝脏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研究表明,丙肝感染者中约10%~30%在感染后20~30年可进展为肝硬化。
2.发展为肝衰竭:肝硬化进一步恶化可能引发肝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肝衰竭的发生率与丙肝病情的进展程度相关,病情越重,发生肝衰竭的风险越高。
3.增加肝癌风险:丙肝病毒持续感染是诱发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肝硬化患者中每年约3%~4%会发展为肝癌,相较于非丙肝感染者,丙肝相关肝癌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二)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1.免疫系统影响:丙肝病毒感染可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异常,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使患者更容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侵袭,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几率。
2.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研究发现,丙肝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等)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可能与丙肝病毒引起的慢性炎症状态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等因素有关。
3.生活质量下降: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丙肝都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急性期的不适症状影响日常活动,慢性期患者因疾病进展可能出现体力下降、工作能力受限等情况,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经济和心理负担。
需注意,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感染丙肝后,症状及危害的表现可能存在差异,例如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减退,对丙肝的耐受能力可能较差,病情进展相对更快;有基础肝脏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感染丙肝后病情可能更易恶化。因此,对于丙肝应做到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最大程度减轻其对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