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胸部CT表现包括病变部位、病变形态及其他表现。病变好发于双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等,不同人群部位有差异;病变形态有结节状影、斑片状影、空洞影、条索状影、钙化影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别;其他表现有支气管播散、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膜改变等,不同人群表现也存在差异。
一、病变部位
肺结核好发于双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等部位。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病变部位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可能更易出现多部位累及;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病变分布可能有其特点,但总体仍以上述常见部位为主。
二、病变形态
1.结节状影:表现为肺内边界较清楚或不清楚的结节,可为单发或多发。结节的大小、密度等有所不同,其形成与结核病灶的炎性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增生等有关。在儿童患者中,结节状影的表现可能因儿童自身免疫等因素与成人有所差异,需密切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2.斑片状影:呈片状模糊影,密度不均匀。这是由于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导致肺泡内渗出、细胞浸润等。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或免疫功能异常的人群,斑片状影的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进一步排查。
3.空洞影:部分肺结核患者可出现空洞,空洞壁可薄厚不一,内壁可光滑或不规则。空洞的形成是因为病灶内的坏死组织液化排出后形成。老年人由于肺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弱等因素,空洞的表现可能有其特点,需关注空洞内有无液平等情况。
4.条索状影:多见于病变恢复期,表现为肺内条索状的高密度影,是纤维组织增生修复的结果。长期患病或病情反复的患者,条索状影相对更常见,不同年龄人群的条索状影在密度、范围等方面可能有差异。
5.钙化影:呈高密度的点状、斑块状影,是结核病灶愈合的表现。儿童在结核病灶愈合过程中,钙化影的出现可能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免疫修复过程相关,成年人的钙化影则多提示既往结核感染已愈合。
三、其他表现
1.支气管播散:可见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影或结节影,这是结核杆菌通过支气管播散的表现。对于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支气管播散的风险可能增加,需注意观察支气管的通畅情况等。
2.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部分肺结核患者可出现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可为单发或多发。在儿童肺结核中,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相对较为常见,需要与其他引起淋巴结肿大的疾病相鉴别。
3.胸膜改变:可出现胸膜增厚、粘连,甚至胸腔积液等表现。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因素影响下,胸膜改变的表现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有胸腔积液时需关注积液量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