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杆菌属革兰阴性短杆状有周鞭毛能运动无芽孢荚膜,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表面Vi抗原可作血清学诊断依据,其在外界生存能力较强对热干燥消毒剂敏感耐低温,感染可引发伤寒病及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通过污染水食物传播易致暴发流行,儿童感染病情可能较重表现不典型需密切观察,老年人免疫弱病程长并发症风险高需监测,孕妇感染影响自身及胎儿需谨慎诊疗,不注意饮食卫生等易感染需保持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一、伤寒杆菌病毒的特点
1.形态结构:伤寒杆菌属革兰阴性杆菌,呈短杆状,有周鞭毛,能运动,无芽孢和荚膜。其菌体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和表面抗原(Vi抗原)是血清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2.生物学特性:该菌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强,在水、食物中可存活数周,在粪便中能存活1-2个月,对热、干燥及一般消毒剂敏感,但耐低温,在冰冻环境中可存活数月。
二、伤寒杆菌病毒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
引发伤寒病:感染后患者多出现持续发热(体温可达39~40℃,呈稽留热型)、相对缓脉(体温升高但脉搏增加不明显)、全身中毒症状(如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或便秘)、特征性玫瑰疹(病程7~14天出现于胸腹部的淡红色小丘疹)以及肝脾肿大等表现。
导致严重并发症:病情严重时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等。其中肠穿孔是伤寒的严重并发症,若未及时救治,死亡率较高;肠出血可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至大量便血,严重时可引起休克。
2.流行病学危害:伤寒杆菌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在人群密集、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易引起暴发流行,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三、特殊人群的相关影响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感染伤寒后病情可能相对较重,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体温、精神状态等变化,由于低龄儿童使用某些药物受限,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合理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且需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不适当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功能较弱,感染伤寒后病程可能较长,并发症风险更高,需加强基础疾病监测,注意维持营养状况,密切关注是否出现并发症迹象,如腹痛、便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感染伤寒可能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发育受限等,需谨慎评估病情,在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选择相对安全的诊疗方案。
生活方式相关:不注意饮食卫生(如食用未洗净的瓜果、饮用污染水源)、接触被伤寒杆菌污染的物品等均易增加感染风险,因此需强调保持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确保食物和饮水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