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潜血常见原因有肾小球源性的多种肾小球疾病致滤过膜受损伴蛋白尿等红细胞畸形,非肾小球源性的泌尿系统结石致黏膜损伤伴腰痛等、泌尿系统感染致黏膜充血出血伴尿频等、泌尿系统肿瘤致坏死出血伴间歇性血尿,检查方法包括尿常规初步筛查、尿红细胞形态区分源因、肾功能了解滤过功能、泌尿系统超声排查结构病变及必要时CT、膀胱镜等,特殊人群中儿童需警惕先天性畸形要全面检查、中老年高度重视肿瘤需完善检查、女性合并感染要注意卫生及抗感染治疗。
一、尿潜血的常见原因
(一)肾小球源性因素
多种肾小球疾病可导致尿潜血,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等。此类情况是因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红细胞通过受损滤过膜进入尿液,临床常伴随蛋白尿、水肿等表现,红细胞形态多为畸形。
(二)非肾小球源性因素
1.泌尿系统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移动过程中损伤尿路黏膜引发出血,从而出现尿潜血,常伴有腰痛、肾绞痛等症状。
2.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炎症刺激导致尿路黏膜充血、出血,进而出现尿潜血,多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3.泌尿系统肿瘤:像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坏死、出血可引发尿潜血,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常表现为间歇性血尿,可能无明显疼痛症状。
二、尿潜血的检查方法
(一)尿常规检查
这是初步筛查尿潜血的常用方法,可明确尿中红细胞数量等基本情况,能初步提示是否存在尿潜血及大致程度。
(二)尿红细胞形态检查
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来区分是肾小球源性还是非肾小球源性血尿。若以畸形红细胞为主,多考虑肾小球源性血尿;若以正常形态红细胞为主,多考虑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三)肾功能检查
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等指标,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肾小球疾病,对评估肾脏整体功能有重要意义。
(四)泌尿系统超声检查
可排查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结构性病变,能直观显示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形态结构,有助于发现结石、肿瘤等异常。
(五)进一步检查
必要时可能需进行CT、膀胱镜等检查,例如怀疑泌尿系统肿瘤时,可能需要膀胱镜取组织活检以明确病变性质;CT检查可更清晰显示泌尿系统内部结构,辅助诊断结石、肿瘤等病变。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
儿童出现尿潜血需警惕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全面检查,如泌尿系统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干预。
中老年
中老年出现尿潜血时要高度重视泌尿系统肿瘤的可能,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排除肿瘤等严重疾病。
女性
女性尿潜血若合并泌尿系统感染,需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加重,同时遵医嘱进行抗感染等相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