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常见局部副作用为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多在24小时内出现且1-2天可自行缓解,全身副作用有低热及乏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程度较轻且1-3天可缓解,婴儿接种局部反应相对敏感需密切观察异常加重情况,孕妇接种安全性有临床数据支持但需接种前与医生沟通,过敏体质人群接种前需详细评估过敏情况以防严重过敏反应,极为罕见严重副作用如过敏性休克需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抢救。
一、乙肝疫苗常见局部副作用
乙肝疫苗接种后常见局部副作用表现为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一般于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红肿范围多较小,直径通常不超过5cm,疼痛程度多为轻度或中度,硬结质地较软,多数情况下1-2天内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即可。例如,相关临床研究显示,约60%-70%的接种者会出现轻微局部红肿疼痛反应,且多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二、乙肝疫苗常见全身副作用
1.低热:接种后部分受种者可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左右,这是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所致,通常持续时间较短,1-3天内可自行消退。
2.全身不适症状:可能出现乏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表现,这些症状一般程度较轻,多在1-3天内缓解。研究表明,约20%-30%的受种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不适,但多数可自行恢复。
三、特殊人群乙肝疫苗副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接种乙肝疫苗时,局部反应可能相对更敏感,需密切观察接种部位有无异常加重情况,如红肿范围迅速扩大、硬结明显增大等,同时关注体温及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等异常,应及时就医。因为婴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疫苗反应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
2.孕妇:孕妇接种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已得到一定临床数据支持,但仍需谨慎评估。一般而言,孕妇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严重副作用的风险较低,局部和全身反应多为轻微且自限性,但仍建议在接种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潜在风险后再决定是否接种。
3.过敏体质人群:有明确疫苗过敏史或其他物质过敏史的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前需详细评估过敏情况。若既往对疫苗成分(如酵母成分等)过敏,则禁止接种乙肝疫苗;若为其他类型过敏,需由医生综合评估过敏严重程度及接种风险后再做决定,以防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
四、罕见严重副作用及应对
极为罕见的严重副作用包括过敏性休克、血管性水肿等。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为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需立即就地抢救,给予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治疗。因此,接种乙肝疫苗后需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