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HPV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感染的易感性与年龄、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等因素相关;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安全性行为、定期筛查,疫苗不能覆盖所有亚型,接种后仍需筛查,安全套不能完全杜绝HPV传播,定期筛查可早期发现病变并干预。
一、宫颈HPV感染的传染性
(一)传播途径
1.性传播: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过小等情况会增加感染风险。研究表明,在有性生活的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人在其一生中会感染HPV,而性活跃期的人群感染率相对较高,这与性接触时病毒在男女之间的传播有关。
2.母婴传播:母亲感染HPV后,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可能会通过产道接触到HPV病毒,从而导致新生儿感染。不过这种传播方式相对较少见,但也需要引起重视。
(二)感染的易感性与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青春期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HPV的风险相对较高。而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30岁以后,人体免疫系统对HPV的清除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感染后持续感染的风险增加。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机体对HPV的清除能力,从而增加宫颈HPV持续感染的可能性。另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感染HPV后更容易出现持续感染,进而发展为相关病变的风险也更高。
3.既往病史因素:如果既往有其他性传播疾病,如淋病、衣原体感染等,会使生殖道黏膜处于受损状态,增加HPV感染的易感性。同时,有宫颈病变既往史的女性,再次感染HPV后发生病变进展的风险也会升高。
(三)预防与控制措施
1.疫苗接种:目前有预防性HPV疫苗可供接种,如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预防相应亚型HPV的感染。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宫颈HPV感染的风险,尤其对于尚未有性生活的女性接种效果更好。但疫苗并不能覆盖所有HPV亚型,接种后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2.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V传播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杜绝,因为HPV可能会感染性接触部位以外的皮肤黏膜。保持单一性伴侣,避免不洁性行为,也是预防宫颈HPV感染的重要措施。
3.定期筛查: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和HPV检测。通过定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及HPV感染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发现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可以进行及时治疗,从而阻断病变向宫颈癌发展的进程。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女性,如免疫低下、有多个性伴侣等,更要加强筛查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