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青少年及年轻成人相对多见,起病可急可缓,有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增高、淋巴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计数部分减少,血清学检查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及EB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查有诊断意义;病理学检查淋巴结活检可见淋巴组织增生等;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需与其他类似疾病鉴别,特殊人群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一、临床表现
青少年及年轻成人相对多见,起病可急可缓,常见症状有发热,体温可达38℃~40℃,可持续1~3周;咽痛,多为中度,咽峡部充血,可有渗出物;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也可受累;肝脾肿大,部分患者可有肝区疼痛、黄疸等表现;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或荨麻疹样皮疹。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多增高,一般(10~20)×10/L,偶可>50×10/L,分类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可达60%以上,异型淋巴细胞增多,通常超过10%或其绝对值超过1.0×10/L,这是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小板计数:部分患者可减少。
2.血清学检查
嗜异性凝集试验:患者血清中可出现嗜异性抗体,该抗体阳性率在病程早期即可达50%~70%,病程第2~3周可达90%,阳性率达80%~90%具有诊断价值。
EB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查:检测EB病毒壳抗原(VCA)的IgM抗体和IgG抗体,VCA-IgM抗体阳性是近期EB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检测EB病毒核抗原(EBNA)的抗体,EBNA抗体出现较晚,阳性提示既往感染。此外,还可检测EB病毒早期抗原(EA)的抗体等,对诊断和病情判断有一定帮助。
三、病理学检查
淋巴结活检可见淋巴组织增生,以T细胞为主,可见异型淋巴细胞浸润,有助于辅助诊断,但一般不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四、诊断标准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具备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10%或绝对值>1.0×10/L,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EB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提示近期EB病毒感染等,可诊断为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注意与其他可引起发热、淋巴结肿大、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的疾病相鉴别,如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患者,需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因为儿童感染EB病毒后可能出现的症状相对不典型,但实验室检查仍需遵循上述诊断指标进行判断;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要考虑基础病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影响,需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