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咳血属相对少见表现,其机制有肺部炎症致小血管受损或基础疾病叠加增加风险,普通感染者概率低,重症者更易出现,有基础肺部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风险更高,出现咳血无论量多少均应重视,轻度者注意休息观察,中重度或持续不缓解者需立即就医行相关检查并采取对应治疗措施。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咳血的发生概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咳血属于相对少见的临床表现。大多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呼吸道症状,咳血并非其典型或常见症状。据相关临床研究统计,在普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中,出现咳血症状的比例较低。
二、可能导致咳血的机制分析
1.肺部炎症损伤:当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较严重的肺部炎症时,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肺部小血管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或血管破裂,从而引发咳血。例如,重症肺炎患者肺部病变范围较广,炎症累及肺部血管时,就有可能出现痰中带血或少量咳血情况。
2.基础疾病叠加影响:对于本身存在基础肺部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或凝血功能异常的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原有基础疾病可能因病毒感染而加重,进而增加咳血的发生风险。比如,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炎症刺激可导致扩张的支气管血管破裂,引起较明显的咳血。
三、不同人群咳血情况的差异
1.普通感染者:多数普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主要以轻中度呼吸道症状为主,咳血发生概率极低,若出现轻微痰中带血,可能是呼吸道黏膜轻度受损引起,一般病情恢复后可缓解。
2.重症感染者: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由于肺部病变严重,如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情况,肺部组织损伤更明显,血管损伤风险增加,相对更有可能出现较明显的咳血症状,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3.特殊人群:
有基础肺部疾病者: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基础疾病与病毒感染相互作用,更容易导致肺部血管损伤,引发咳血,此类人群需加强病情监测,出现咳血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凝血功能异常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患者等)的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即使肺部病变程度不重,也可能因凝血机制异常而增加咳血风险,需特别注意自身凝血相关指标变化及出血表现。
四、出现咳血时的应对建议
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出现咳血症状,无论咳血量多少,都应引起重视。轻度咳血(痰中带少量血丝)者需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症状变化;中重度咳血或咳血持续不缓解者,应立即就医,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CT等)及相关凝血功能等检查,以明确肺部病变情况及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特殊人群更需谨慎对待咳血情况,及时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