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护理需从多方面着手,包括保持足部清洁,用37℃-40℃温水泡脚并轻柔擦拭保持干燥,老年人清洁后可适当涂无刺激润肤霜但不涂脚趾间;选择宽松舒适透气性好的鞋子和棉质吸汗宽松的袜子;避免足部受伤,不赤足行走、防接触尖锐物,修剪指甲要平,居家保持整洁防绊倒;定期自查足部并定期到医院检查;严格控制血糖,通过合理方式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儿童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兼顾生长发育需求
一、保持足部清洁
1.水温控制:糖尿病足患者应使用37℃-40℃的温水泡脚,可先用手腕内侧测试水温,避免水温过高烫伤足部皮肤,因为糖尿病患者足部神经可能受损,对温度感知不灵敏,易被烫伤且不易察觉。对于儿童患者,更要严格把控水温,由家长协助泡脚,确保水温适宜。
2.清洁方法:用柔软的毛巾轻柔擦拭足部,尤其是脚趾间,要保持干燥,防止真菌滋生引发感染。老年人皮肤相对干燥,清洁后可适当涂抹无刺激的润肤霜,但注意不要涂在脚趾间。
二、选择合适鞋袜
1.鞋子选择:应选择宽松、舒适、透气性好的鞋子,如布鞋或运动鞋。避免穿尖头鞋、高跟鞋等会挤压脚部的鞋子。对于有足部畸形的患者,可能需要定制专用的矫形鞋。儿童患者的鞋子要保证足够的空间,利于足部正常发育,同时要选择轻便、舒适的款式。
2.袜子选择:选择棉质、吸汗的袜子,且袜子要宽松,不宜过紧。避免穿有破洞的袜子,防止刮伤足部皮肤。老年人由于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更要选择材质柔软、透气性好的袜子。
三、避免足部受伤
1.防止外伤:不要赤足行走,避免接触尖锐物品,如钉子、玻璃等。在修剪指甲时,要注意将指甲剪平,避免剪得太短损伤周围皮肤,若自己修剪困难,可请他人协助。儿童患者在玩耍时要避免脚部受到碰撞等外伤,家长要加强监管。
2.注意环境安全:居家环境要保持整洁,避免地面有杂物,防止绊倒导致足部受伤。对于视力不佳的老年人,要特别留意家中容易导致绊倒的物品位置。
四、定期检查足部
1.自查频率:每天都要检查足部,查看是否有红肿、破溃、水疱等情况。儿童患者家长也要定期检查孩子的足部,及时发现异常。
2.专业检查: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检查,包括血管搏动、神经感觉等方面的检查。对于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足部感觉异常的患者,更要增加检查频率,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处理。
五、控制血糖
1.血糖管理重要性: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护理糖尿病足的关键。高血糖会加重足部血管和神经病变,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等。儿童糖尿病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方案,兼顾生长发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