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路感染是病原体在尿路生长繁殖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含膀胱炎等,因女性尿道短宽、距肛门近等解剖生理因素、机体抵抗力下降、局部因素易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局部症状及病情重时的全身症状,可通过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诊断,一般治疗是增饮水、注意局部清洁等,药物用抗生素遵医嘱,孕妇用药谨慎,老年人有基础病需控基础病等。
一、女性尿路感染的定义
女性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女性尿路中生长繁殖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包括膀胱炎、尿道炎等,主要由细菌(如大肠杆菌等)逆行感染所致,因女性尿道短且宽,距离肛门较近,故相较男性更易发生。
二、女性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因
1.解剖生理因素:女性尿道短(约3-5厘米)、直且宽,细菌易沿尿道上行至膀胱引发感染,同时阴道口与肛门邻近,会阴部细菌易污染尿道。
2.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劳累、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等情况,机体防御功能减弱,易导致细菌入侵尿路并繁殖。
3.局部因素:性生活时尿道黏膜易损伤、局部卫生不良(如不勤换内裤、经期卫生不佳等)均增加细菌感染机会。
三、女性尿路感染的主要症状
1.典型局部症状:表现为尿频(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急(有尿意需立即排尿)、尿痛(排尿时尿道或耻骨上区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尿液外观呈粉红色或洗肉水样。
2.全身症状: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发热、寒战、腰痛等,提示可能为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
四、女性尿路感染的诊断方法
1.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增多,尿白细胞酯酶阳性等,提示存在尿路感染。
2.尿细菌培养:若培养出致病菌,可明确感染病原体,并有助于指导抗生素选择。
五、女性尿路感染的处理措施
(一)一般治疗
1.增加饮水量:每日饮用足够量的水,多排尿,通过尿液冲刷尿道,减少细菌定植,一般建议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以上。
2.注意局部清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大便后应从前向后擦拭,避免将肛门细菌带至尿道。
3.避免刺激性因素: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减少对尿道的刺激。
(二)药物治疗
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等(具体药物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具),但需注意特殊人群用药禁忌,如孕妇应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老年人用药需考虑肝肾功能等情况。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发生尿路感染需谨慎用药,因为部分抗生素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同时注意一般治疗措施的落实,如多饮水等。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发生尿路感染时症状可能不典型,且易反复发作,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规律用药,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尿常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