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最主要症状包括贫血相关症状和消化道症状,贫血相关症状有缺铁性贫血表现(一般表现如面色苍白、乏力等,心血管系统表现如重度贫血时心脏代偿增大等)及异食癖;消化道症状有腹痛(早期上腹部或脐周隐痛、胀痛,随病情进展可能变化)和腹泻(大便性状改变,如稀糊状、水样便带黏液等)。
一、贫血相关症状
1.缺铁性贫血表现
一般表现: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这是因为钩虫附着在小肠黏膜上,吸食血液,导致人体长期慢性失血,铁元素丢失过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例如,研究表明,钩虫感染患者体内铁代谢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进而引起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上述一般贫血症状。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由于生长发育对铁的需求量大,感染钩虫后贫血可能更为明显;成年人若长期感染钩虫,也会逐渐出现贫血相关的全身乏力、活动后气短等表现。女性由于月经等生理因素,感染钩虫后贫血可能更容易加重。
心血管系统表现:重度贫血时,心脏会代偿性增大,心率加快,活动后心悸、气促等症状明显。长期贫血还可能导致心肌缺氧,影响心脏功能,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下肢水肿等。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钩虫病引起的贫血会进一步加重心血管负担,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2.异食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异食癖,喜欢吃一些非食物的物质,如泥土、纸片等。这可能与钩虫感染导致的体内铁缺乏及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在儿童患者中,异食癖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因为摄入非食物物质会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并且可能导致胃肠道梗阻等并发症。
二、消化道症状
1.腹痛
隐痛或胀痛:患者早期可能出现上腹部或脐周隐痛、胀痛,疼痛无明显规律。这是由于钩虫寄生在小肠,引起肠道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刺激肠道神经末梢所致。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可能因为身体疲劳等因素,对疼痛的耐受性不同,但疼痛的基本机制是相似的。对于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钩虫感染引起的腹痛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原有疾病的复发,需要仔细鉴别。
疼痛程度变化:随着病情进展,腹痛可能会加重或出现其他表现,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类似溃疡病的疼痛特点,进食后可缓解,但这并不是绝对的,需要通过粪便检查等手段明确钩虫感染的情况来进行准确判断。
2.腹泻
大便性状改变:患者大便可呈稀糊状、水样便等,粪便中可能带有黏液。这是因为钩虫寄生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肠道分泌增加。儿童患者由于肠道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感染钩虫后更容易出现腹泻症状,且腹泻可能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需要密切关注。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感染钩虫后腹泻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