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由多种因素致病程超三月有骨盆区域疼痛不适、排尿异常及性功能障碍等表现病因分病原体感染和非感染性因素临床表现含疼痛、排尿、性功能障碍等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分类为慢性细菌性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不同人群有相应特点及注意事项男性要避免不良生活方式老年需鉴别并综合健康状况特殊体质等需控基础病。
一、定义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感染、免疫反应异常、盆底神经肌肉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病程超过3个月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不尽等)及性功能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二、病因
1.病原体感染: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前列腺,可引发炎症反应,是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因。
2.非感染性因素:免疫异常、盆底神经肌肉功能紊乱、氧化应激损伤、盆腔相关结构异常等非感染因素也可导致前列腺长期炎症状态,常见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三、临床表现
1.疼痛症状: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可出现在会阴部、下腹部、耻骨上区、阴茎、阴囊等部位,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等。
2.排尿症状:包括尿频(排尿次数增多)、尿急(突然产生强烈排尿欲望且难以控制)、尿不尽(排尿后仍有尿意)、尿道灼热感等。
3.性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射精疼痛等性功能方面的异常表现。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部位、程度及伴随情况等。
2.体格检查:直肠指检可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及压痛等情况。
3.实验室检查:
前列腺液检查:通过按摩前列腺获取前列腺液,检测白细胞、细菌等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为细菌性炎症。
尿液检查:可排查尿道感染等情况,辅助诊断。
4.影像学检查: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了解前列腺形态、结构等,排除其他前列腺相关疾病。
五、分类
1.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前列腺液中可检测到病原体。
2.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无明确病原体感染,主要与免疫、神经肌肉等非感染因素相关。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男性群体:需注意避免久坐、长时间骑车等不良生活方式,减少酗酒、食用辛辣食物等刺激,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症状。
2.老年人群:需关注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鉴别,因老年男性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前列腺相关问题,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整体健康状况,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生活方式调整等。
3.特殊体质或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注意控制基础病,因为基础病可能影响前列腺炎的恢复,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谨慎选择可能影响基础病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