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炎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多由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经输精管逆行感染引发,起病急,阴囊突然疼痛肿大、触痛明显,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查体及超声、血常规等辅助检查可诊断,治疗以抗感染、卧床休息等为主;慢性常由急性未彻底治愈迁延或与衣原体等感染、尿液反流等有关,症状相对较轻,有阴囊隐痛坠胀等表现,诊断靠相应检查,治疗需综合,儿童附睾炎少见需及时就医且谨慎用药,老年人发生需警惕合并其他疾病要密切观察,有基础病者需积极控制基础病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一、定义
附睾炎是指附睾发生的炎性病变,可分为急性附睾炎与慢性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二、病因
(一)急性附睾炎
多由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经输精管逆行感染引起,常见于泌尿系统术后、长期留置导尿管或前列腺增生等情况,细菌可沿输精管侵入附睾引发炎症。
(二)慢性附睾炎
常由急性附睾炎未彻底治愈迁延所致,也可无明确急性炎症过程,部分患者与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等有关,此外,尿液反流进入附睾也可能是慢性附睾炎的诱因之一。
三、分类及表现
(一)急性附睾炎
起病较急,阴囊部位突然出现疼痛、肿大,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及下腹部,患侧附睾迅速肿大,触痛明显,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
(二)慢性附睾炎
症状相对较轻,表现为阴囊隐痛、坠胀感,可触及附睾轻度肿大、变硬,与睾丸界限清楚,部分患者可伴有阴囊局部不适感,症状时轻时重,可因劳累、长时间久坐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四、诊断
(一)体格检查
急性附睾炎时患侧阴囊皮肤红肿,附睾肿大、触痛明显;慢性附睾炎可触及附睾增大、质地偏硬。
(二)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附睾炎症与其他阴囊疾病,可见附睾肿大、血流信号增多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可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尿常规可协助判断是否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
五、治疗原则
(一)急性附睾炎
以抗感染治疗为主,根据病原菌类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同时需卧床休息,抬高阴囊以缓解症状,疼痛明显者可适当给予止痛对症处理。
(二)慢性附睾炎
治疗需综合考虑,可采用局部热敷等物理治疗缓解症状,同时需注意避免诱因,如避免长时间久坐、节制性生活等,若伴有疼痛等症状明显时可辅以药物对症治疗。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附睾炎相对少见,多与泌尿系统感染相关,若出现阴囊部位疼痛、红肿等表现,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儿童治疗时需谨慎选择药物,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
(二)老年人
老年人发生附睾炎时需警惕是否合并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统结石等其他疾病,由于老年人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进行规范治疗。
(三)其他特殊人群
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力,增加附睾炎的发生风险或影响病情恢复,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情况。